近年来,西固区委政法委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密结合区情实际,构建起线上线下一站式解纷机制,有力破解了矛盾纠纷反映渠道分散、化解力量不聚等难题,让群众“进一扇门、登一张网、解万般事”,形成了“小兰帮办一门统管”解纷工作法。记者 杨丹【详细】
古浪县20个乡镇(街道)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202个,挂牌成立诉前对接室20个,各级综治中心加挂“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牌子,建成“一体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组建22个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室、296个人民调解组织、5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组织1375名人民调解员。【详细】
玉门市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率先在全省建成首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并同步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体”,着力打造矛盾纠纷的“集散地”和“终点站”,创新建立“一体运行、双线驱动、三端过滤”多元解纷工作模式,不断夯实主动创稳的基层社会治理底板。【详细】
临夏县坚持把建设应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作为完善智能化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路径,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线上运用政法部门网络互联、业务互通、数据共享的协同办案平台,线下打造了统筹整合、规范安全、协作高效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了所有刑事案件办理全流程在线上线下对应流转,开创了临夏县政法工作新模式。【详细】
近年来,山丹县审时度势、大胆实践,坚持把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作为推进平安山丹、法治山丹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坚决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理念和机制创新为核心,全力推行综治中心统筹诉调对接工作法,构建非诉挺前、应调尽调、诉讼托底的解纷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实质化解,确保主动创稳的基层治理底板更加夯实。【详细】
甘谷县公安局六峰派出所以创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轴心,不断创新警务工作,持续在矛盾纠纷“排摸收集、协同推送、多元化解、反馈回访”四个环节上下功夫,探索形成了“警格+网格”驱动“警调对接+警民对接”的新模式。记者张瑞军【详细】
6月5日,天水市“三调对接”暨基层主动创稳推进会在武山县召开。记者齐洪德【详细】
近年来,由甘肃省12328监督服务中心负责管理的12328交通服务监督热线作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号通”,始终秉承“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一“枫桥经验”核心要义,多渠道受理公路、水路、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业务领域的信息咨询、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保证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小号码”服务“大民生”。记者李维琴【详细】
今年以来,东乡县公安局始终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通过矛盾联调、法治联宣、信息联享、风险联防“四联模式”,深入推进“警调对接”机制实战化运行,全力夯实主动创稳底板,筑牢平安建设根基。记者陈孝志【详细】
2023年,嘉峪关市先行先试,将市综治中心诉调对接服务大厅入驻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走出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专群结合、全域化解新路子。记者 苗丰俊【详细】
在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活跃着两支特别的团队——“西检先‘枫’队”与“亮晶晶”信访接待团队。作为该院打造“党建引领、一门统办、四检协同、多元治理”格局的小窗口,他们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详细】
从矛盾化解到服务升级,从风险防控到协同共治,西峰区税务局以“枫桥经验”为抓手,将税务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先后荣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记者李维琴【详细】
近年来,成县公安局黄渚派出所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主防理念为引领,构建起“党建引领服务、立体防控护企、法治利剑护航”的治理体系,成功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今年2月,黄渚派出所被省委政法委表扬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详细】
近年来,庆城县司法局庆城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教育改造特殊人群、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等工作中,积极作为并取得明显成效。记者龚利芳【详细】
肃州区西峰镇地处酒泉城区西南郊,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比较突出。近年来,西峰镇党委、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稳定、保平安、促发展,全镇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记者魏世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