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呈现陇原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即日起,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组织记者深入乡村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报道方式,深入报道全省上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创新举措,充分展现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亮点成就,生动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实干奋进的精神风貌。
在春节期间全部执勤民辅警在岗在位,实行24小时勤务模式,全力守护安置点平安祥和。【详细】
安置点上,一排排功能齐全的安置房整齐分布,淋浴方舱24小时供应热水,还配有男女淋浴间;爱心超市里可买到平价商品;简易医院还设有心理咨询室,群众生活井然有序、温馨祥和,伴随着孩子嬉笑玩耍声中,安置点的群众迎来新生活。【详细】
2月9日,农历腊月三十上午,记者来到积石山县石塬镇肖红坪村安置点,小学生秦鸿燕和沈紫萱向记者说出了她们的新年愿望。大灯笼、红春联、小彩旗……安置点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详细】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一个多月后,记者再访积石山,大河家镇街边的店铺已开门营业,灾区群众在整齐划一的活动板房内开始了新的生活。【详细】
这个冬天不会冷——东乡县公安局驻守地震灾区安置点见闻【详细】
春节临近,记者来到金徽生态酿酒园包装1车间,一条条现代化包装生产线不停运转,工人们忙碌着,一幅火热的生产场景。“包装车间是金徽酒走向消费者的最后一道关口。”包装一车间副主任张利芳说,金徽酒经过灌装后,进入包装车间,要经过检验、入盒、装箱、封箱等多个工序,最后成品入库,就可以向市场销售了。【详细】
春节将至,记者来到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甘肃牵引站33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兰州段)施工现场,国网兰州供电公司正组织人力物力战严寒、忙施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目前,兰州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9%,预计到1月底两条主供电线路完成贯通。【详细】
1月25日下午,省公交建集团召开2024年春运保通保障工作视频会议。传达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等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会议精神,听取相关单位春运工作准备情况,分析研判集团公司春运工作形势,研究部署春运期间保通保障工作。【详细】
近日,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新闻单位精心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动员广大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充分展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生动展示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的喜人景象,营造团结奋进、温暖和谐的浓厚氛围。【详细】
陇南,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这里群山连绵、江河密布,交通不便是制约这片土地发展的最大因素。 进入新时代,随着一大批公路项目先后实施建设,陇南的交通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通衢大道为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详细】
新修建通车的打庆高速宛如一条苍龙,蜿蜒盘踞在崇山峻岭间,在狭长的山岭沟壑间架起一座座桥,筑起了一段段路,在黄土高原梁峁沟壑上舞动。飞驰在打庆高速上,大山迎面向你扑来,公路两旁,清澈如镜的河面正氤氲起轻盈的水雾。【详细】
木寨岭特长隧道位于青藏、扬子、华北、塔里木等四大板块交界,线路穿越6处褶皱和12条大断层破碎带,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岩体破碎松散。建设者在掘进过程中,遇到了被称为“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世界性难题”和“隧道工程界的禁区”的软岩大变形,变形量级突破了国内外隧道和地下工程界所遵循的所有理论和实践认知水平。【详细】
在永昌县新城子镇南湾村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项目集中安置点,平坦宽敞的村道两旁,一幢幢白墙灰瓦的新农宅整齐排列,坐落有序。“迁居喜逢吉祥日,安宅正遇如意春。”年三十一大早,这里的搬迁群众早早地在新房门口贴上了春联。【详细】
春节期间,走进合作市伊合昂街道录豆囊村,村间道路纵横交错、民居院落整洁有序、乡村旅游活力四射,汉族和藏族群众和睦相处,生态农庄游人穿行、欢声笑语,一幅村净、景美、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详细】
“布楞沟村所处位置山大沟深,过去行路难、住房难、吃水难、上学难、增收难、就医难。十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如今,家家通了自来水,折红公路穿门而过,户户住进新农村。”布楞沟村文书、讲解员马春花向游客深情讲述着布楞沟的巨变。【详细】
近年来,富民新村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抱团发展,通过光伏分红、入股分红、自主发展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17万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详细】
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上庄村新修的水泥路被雪覆盖了,整齐的民居和静谧的文化广场在一片白色的映衬下,更显得清新美好,上庄村的诗意就这样扑面而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