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正午,家住皋兰县石洞镇三川口商业街A区顶层的王立玲,趁着晴好天气将家中的被褥晾晒在天台。望着修缮一新的防水层,她回忆道:“往年下雨,屋里可比外面‘热闹’。”
商业街A、B区的防水层年久失修,5000多平方米的顶层渗漏困扰着250户居民。由于长期缺乏物业管理,维修问题一拖再拖。“社区先后开了10多次协调会,最终推动成立业委会,申请到公共维修资金。”石洞镇三川口社区党委书记孙丽介绍,目前A区项目现已完成,B区项目已经开工,居民们翘首以盼的“安居梦”即将实现。
从物业缺位到服务上门,这个有着22年历史的老社区,正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蜕变:“党建+网格”治理模式迭代升级,“五心联动”机制将居民的“问题账单”逐一勾画为“幸福清单”。今年2月,三川口社区被省委政法委表扬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
“先锋队”破解难题
家住“四三一”小区的居民建议位于附近某企业出入口处的人行横道线“安全迁徙”,避免交通事故多发。三川口社区党委了解到这一诉求,联合交警大队实地勘察,发现斑马线“搬家”牵涉多方权益。随后,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先锋队走访企业协商,召开居民议事会收集意见。经多方沟通对接,最终以安全第一、方便群众的原则,大家达成一致对斑马线进行移位。不久前,人行横道已科学移位,公交站点同步优化。
“有问题就找‘红马甲’!”居民们口中的“红马甲”,正是活跃在一线的党员先锋队。近年来,三川口社区积极构建“大党建”格局,以社区“大党委”为轴心,173名成员单位干部职工组成“一亲三心”工作队,通过“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精准对接,将分散资源拧成“一股绳”。63名党员主动认领岗位,执行“党员先锋指数”考核。
今年以来,推动道路隐患整治等15个“硬骨头”问题破解,51项各类资源清单梳理共享,社区已从“单打独斗”升级为“集团作战”。
网格员入户。(资料图)三川口社区供图
“小网格”托举民生
“我想去医院做‘两癌’筛查,但腿脚不方便。”近日,网格员张春燕接到五二小区居民的求助电话,随即联系残疾人专干等人组成服务小队,全程护送她完成体检。
“网格群里说一声,大事小情立马有人响应!”居民的肯定道出了三川口社区“党建+网格”的精细化治理模式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刻变革。“三定一保”机制:8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民警、物业等“1+4+X”专业力量,实现“定格、定人、定责、保稳定”;线上线下双联动:线下“一网格一团队”每周研判矛盾隐患,线上通过微信群、平安甘肃平台解决诉求500余个;动态评估促实效:每月对网格进行“红黄蓝”三色考核。今年以来,累计处置事项100余件,帮办便民服务100余次。
三川口社区的蜕变亦源自“五心联动”。“红色社区”聚人心:实现从“无人管”到“一起管”;“平安社区”稳人心:通过“网格员+民警”巡查,化解邻里纠纷于萌芽;“和谐社区”暖人心: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力社区”悦人心:组织文艺汇演、技能培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幸福社区”得人心: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加装充电桩等“微更新”,提升居住品质。
“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老社区’也能写出‘新故事’!”在这里,“枫桥经验”是党员先锋岗上的身影、网格员奔走的脚步、居民嘴角扬起的笑容。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