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枫桥式”基层单位】矛盾化解在基层 服务延伸到家门 ——走进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明珠社区

发布时间:2025-04-16 09:25:53     来源:甘肃法治报

党建引领、法治筑基、多元共治……近年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明珠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建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社区服务延伸到家门口,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今年2月,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明珠社区被省委政法委表扬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

(AQEY走进“枫桥式”基层单位 配图1(40118770)-20250416092748

民警联合社区网格员开展普法宣传。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供图

党建引领

织密矛盾调解“一张网”

2024年8月,明珠社区5号楼的王阿姨和楼上新搬来的李女士因装修噪音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物业管家连续3天上门调解,通过实地测量噪音分贝、协调施工时间、建议加装隔音棉等举措,不仅帮双方制定了“错峰装修时间表”,还促成李女士主动为老人安装了加厚窗帘。最终这对“冤家”在“和为贵”调解室握手言和。

明珠社区党委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按照“七室一厅一平台”标准打造综治中心,设立“和为贵”调解室、“心灵港湾”服务室,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通过整合“三官一律一所”资源,组建由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网格员等38人组成的多元调解队伍,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调解网络,织密矛盾调解“一张网”。2023年以来,社区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99%以上,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AQEY走进“枫桥式”基层单位 配图3(40118776)-20250416092752

心理服务专家会同社区网格员开展关心关爱。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供图

法润民心

筑牢依法治理“防火墙”

去年7月,明珠社区3号楼的张奶奶因楼上陈先生家的宠物狗夜间吠叫多次报警。社区“法律明白人”老周主动介入,带着司法所下沉律师和物业管家3次上门调解,最终促成双方签订《邻里和谐公约》。这场持续两个月的矛盾纠纷通过“法律三进”机制圆满化解,陈先生专门在“法治微景观”长廊旁制作了“依法养犬,邻里和睦”的普法提示牌。

据了解,明珠社区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抓手,组建由公检法司下沉力量、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构成的普法宣传服务队,通过“法治大讲堂”“流动宣传台”等载体,开展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专题宣传活动50余场次,发放资料8000余份。创新打造“民主法治路”“法治微景观”等特色阵地,将法律知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筑牢依法治理“防火墙”。

社区民警及网格员入户调解矛盾纠纷。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供图

多元化解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针对城乡接合部人口结构复杂、矛盾纠纷多发的特点,明珠社区创新“网格+调解”工作模式,将21个网格划分为调解责任区,建立矛盾纠纷“红黄绿”机制,对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提前介入、动态跟踪。

“李叔,您看这份民法典继承编解读手册,您女儿的继承权是受法律保护的……”2024年10月,网格员小陈在入户走访中发现独居老人李叔因房产分配问题与女儿僵持不下。社区立即启动红色预警机制,联合家事律师、心理咨询师共同调解,双方最终签订赡养协议,既保障老人赡养权又保障女儿继承权。这场持续3个月的拉锯战,正是社区“三色预警+专业团队”调解模式的典型实践。

在三色预警的基础上,明珠社区还引入心理咨询师、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心理疏导,形成“团队式”“菜单式”调解服务模式,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此外,通过构建矛盾纠纷排查、风险评估、信访调解联动、网格化管理四项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全流程闭环管理、多元化解,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