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受理各类民间纠纷3000余件,涉及人数7000余人,调处成功率98.75%……敦煌市司法局沙州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基固本,精耕细作,以全面打造“枫桥式司法所”为目标,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在基层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中的优势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扮靓群众平安幸福生活。今年3月,该所被命名为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
将心换心化纠纷
近日,沙州镇居民张女士情绪激动地找到沙州司法所所长谭振宏,哭诉婚姻生活的不易。经询问得知,小两口在创业初期互相扶持共渡难关,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夫妻感情却出现了裂痕,吵架成了家常便饭,丈夫酗酒成性甚至家暴,张女士痛苦不已。
了解情况后,谭振宏多次和夫妻俩谈心,向他们普及反家庭暴力的法律知识以及离婚后的法律后果,男方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妻子表示歉意,女方也愿意放下伤痛原谅男方,一场家庭矛盾风波就此化解。
“当好群众的‘灭火器’,通过情感沟通,互相理解和包容,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将心换心,解开了百姓的‘心锁’,也就解决了问题的根本。”谭振宏如是说。
针对辖区矛盾纠纷点多、面广、量大的实际,沙州司法所积极与派出所、综治中心、信访等多部门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一周一安排、一月一排查、一季度一研判、一年一考核”制度,切实打牢调解组织基础,增强矛盾风险预警防范能力,让精细“小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大化解”,让情理“小感化”释放解忧排难“大情怀”。
春风化雨塑新生
2020年8月,沙州司法所接收一名暂予监外执行患重度尿毒症的社区矫正对象张某,法院判社区矫正15年,起初张某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因为病情的折磨不愿意配合日常管理。
教育期间,工作人员张翠红反复跟他沟通,了解他的心理,掌握他的需求,关心他的病情,筹资为他的女儿募捐学费1000元,司法所还协调民政、社区给予困难救助,久而久之张某变化了,放下姿态,遵守日常监管,认罪悔罪。
近年来,沙州司法所积极贯彻宽严并济的社区矫正政策,切实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协调各部门让20余户生活困难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让10人享受到社会救助及物资救助10000余元,为4人协调申请了廉租住房,用关心、关爱、真心与他们沟通谈心、教育帮扶,鼓励并帮助他们积极融入社会。
普法宣讲润民心
沙州司法所创新普法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法律明白人”作为普法讲师团成员,以身作则,主动讲法。
普法成员走进机关单位开展以“依法行政 势在必行”为主题的法治讲座,走进妇联组织开展以“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以及反家庭暴力法为主题的法治讲座,积极探索“党建+法治”模式,结合“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三看三问”等开展“每月实用法律进万家”活动,群众法治意识普遍提高。同时,各社区干部通过持续性推进干部群众普法学法守法活动,在社区掀起学法热潮。
在开展日常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沙州司法所每季度搭建“法律大讲堂”巡回讲法,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现身、直播讲法,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