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对接实战化】民乐县六坝镇探索实行“一核四联五单”警调对接工作法

发布时间:2024-04-02 22:03:0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既要接得住,更要办得好

——民乐县六坝镇探索实行“一核四联五单”警调对接工作法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通讯员 韩书哲

今年以来,民乐县六坝镇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面对警调对接如何“接得住、办得好”的问题,积极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力量,探索实行“一核四联五单”警调对接工作法,不断提高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和风险隐患联防联控能力水平,有力夯实了基层治理底板。

“一核”统筹联动 凝聚工作合力

六坝镇党委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一中心多用”原则,在镇综治中心接待大厅设立“三调对接”窗口,统筹公安、法庭、司法、信访等工作人员一体办公,做实集信访、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援助于一体的“三调对接+数字化”综合治理平台,形成了基层治理资源力量高效对接、同步协作、共同治理的工作局面。

积极构建源头预防、多元解纷、跟踪问效工作体系,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受理、分流、化解、督办、回访全链条闭环流程,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调处、实质性化解,不断提升综治中心统筹领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风险隐患预防管控工作能力。

“四联”融会贯通 健全工作机制

镇派出所对警情类民事纠纷第一时间现场化解,经治安调解不成功,需要人民调解的纠纷积极向镇综治中心推送移交,综治中心受理后及时分流化解,同步录入平安甘肃信息平台实时共享,共推送矛盾纠纷39件,占到全镇纠纷类警情的50.6%。镇综治中心对各村上报、网格员排查以及上级交办的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第一时间化解处理,对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违法犯罪及社会治安方面的线索信息及时向派出所推送预警。

镇综治中心在受理派出所推送和上级交办的矛盾纠纷后,及时向相关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交办,要求限期化解。经合力攻坚仍无法化解的,及时上报县矛调中心,并引导纠纷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解决。

六坝镇党委政法委员每周组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各村调委会负责人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就一周来全镇主动创稳重点任务清单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对全镇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会商研判,对发现的突出问题、重大风险及时研究提出防范化解应对措施报告镇党委政府。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坚持镇党委统筹协调,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交警中队等各治理单位快速反应、高效对接、密切协作,对两个方面的风险隐患进行了有效稳控化解。

镇综治中心结合文化惠民演出、“冰雪嘉年华”、法治宣传日等活动,统筹镇派出所、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场监管所等单位,将点上的宣传资源力量进行整合,联合开展“普法大宣传”活动3场次,受教育群众达4500余人次,形成了面上的宣传聚集效应。在综治中心设立“法律服务驿站”常态化开展法律讲解和咨询服务,共为320余人次提供了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

“五单”高效运转 推动实质化解

镇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统”的作用和“分”的功能,设计制作统一格式的警调对接推送单、受理单和矛盾纠纷交办单、督办单、回访单,规范警调对接和矛盾纠纷化解“五单”流程,形成了矛盾纠纷推送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结案回访闭环管理流程,确保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高效运转。

综治中心和派出所将需要推送的问题线索和矛盾纠纷分别填写警调对接“推送单”进行互相推送移交,在审核受理后出具警调对接“受理单”,并定期沟通对接推送事项办理情况,确保信息及时互通共享。

综治中心对受理的矛盾纠纷向涉及的村和相关责任单位发出矛盾纠纷“交办单”,进行分流交办。调解成功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并司法确认,不成功的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

纠纷调处成功后,各村调委会将达成的调解协议、调解记录等资料上报镇综治中心申请结案销号,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对调处结果和协议履行情况进行走访或电话回访,确认调解协议履行完毕,纠纷当事人对调解结果满意后,按照一事一档的要求进行建档销号,确保案结事了、实质化解。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