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平安民乐法治民乐新“枫”貌
——民乐县多措并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韩克韬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以来,民乐县汇聚多方资源,强化工作保障,推进诉源治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化解中“第一线”的作用,绘就平安民乐、法治民乐新“枫”貌。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155件,化解率达94.5%,为维护社会稳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聚焦贯通融通 强化“枫”级定责
针对群众诉求分散管理、多方交办导致沟通不畅、效率低下的实际,民乐县坚持系统集成,构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
明确村(社区)级主“调”,以网格为基础排查单元,常态化开展“户户进、人人访”,以调解委员会为主体,整合村干部、乡贤“五老”、驻村民警等力量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推动问题解决,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倾听、怨烦情绪有人疏导。
明确镇级主“解”,充分利用司法、行政、专业调解组织、三官一师等资源,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激化、不上行。
明确县级主“攻”,对重点问题、重大纠纷严格落实“一事一策”、领导包案、专家“会诊”“五函”督办等措施,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紧盯不放,推动实质性化解。对一时化解不了的,健全常态监测机制,强化管控措施,有效防范矛盾激化和风险外溢,确保案结事了。
建强受理平台 调解“枫”雨无阻
民乐县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因地制宜推动综治中心、矛调中心“一体化”整合、“一站式”运行,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牵头协调、矛调中心主业主抓的作用,统筹调度政法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组织及社会组织等力量,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方式入驻综治中心,推进诉调、警调、访调对接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切实构建起了县矛调中心研判分流、人民调解专门调处、信访问题交办调处、行业调委会专职调处,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的调解格局,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汇聚多方资源 选育“枫”云人物
民乐县矛调中心着力建强配齐调解员队伍,积极吸纳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社会人士以及具有法学、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专职调解员工作。从政法各单位选派法官及法律工作者常驻,为矛盾纠纷调处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督促1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以随叫随驻的方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切实构建起了覆盖全县的矛盾纠纷大调解网络体系。
推进三调对接 调和春“枫”化雨
民乐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鼓励当事人通过自愿和解、依法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做到调解优先、应调尽调、能调尽调、能调不判。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化轨道,调解不成的及时受理、依法判决,让群众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权利义务统一中判断对错,从根本上实现定分止争。目前,诉前调解案件分流949件,调解成功645件,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推进访调对接。
同时,加快推进政法机关、综治中心和信访部门建立“访调对接”机制,做到场所对接、程序对接、调处对接、效果对接,坚持“情、理、法、调”联动,对适宜调解的信访事项以柔性方式化解,最大限度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初期和基层。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