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浪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诉调对接工作作为主动创稳行动、降低诉讼增量、减轻群众诉累的有力抓手,依托县乡综治中心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着力抓前端、治未病,筑牢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第一道防线”,为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造“一站式”受理平台
古浪县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与诉调对接工作任务相适应、与调解组织及人员进驻需要相配套的实体化运行平台,设立个人特色调解室和综合调解室,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矛盾纠纷有处调的问题。县综治中心统筹协调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等17个部门单位进驻办公,切实配齐配强调解力量,打造全县“一流”调解团队。
构建“一体化”解纷体系
统筹县乡综治中心和各乡镇司法所、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基层调解组织力量,构建了非诉机制在前、多元调解在先、法院裁决在后的诉前解纷模式。
做到细化流程,诉前调解“有深度”。先后出台诉前调解工作规则、特邀调解员行为规范等制度18项,坚持“民商事案件60%进入诉前调解程序,调解成功率达到70%”的工作要求,推进矛盾纠纷分类办理、及时化解。创建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180名,28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全力提供“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就近办、一次办”等司法服务。深入开展“法治护航、惠企纾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将诉前调解触角延伸至企业,办结行政复议案件31件,办理涉企公证服务10件,挽回企业损失2386.7万元。
夯实“一揽子”诉调基础
把诉前调解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配齐工作力量,健全奖惩机制,从制度、资金、政策层面对诉前调解工作进行保障,有力地推动了诉前调解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组建22个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室、296个人民调解组织、5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聘用1375名人民调解员,年均调处矛盾纠纷达2000件(次)以上,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布局“一盘棋”化解格局
在县乡两级实现横向联动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的协作,形成左右联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
发挥县级领导联乡包村机制优势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常态化、网格化组织工作力量下沉排查调处纠纷,实现网格“小安全”构建社会“大平安”。根据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统筹工作力量,精准分类施策,推动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信息汇聚作用,利用陇情e通、“武威民情e点通”等平台,通过“线上”受理“线下”办理方式,及时分析研判、精准掌握和解决群众诉求,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