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新景乡:“小凉亭”里巧解烦心事

发布时间:2023-11-08 16:07:20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通渭县新景乡依托综治中心,创新打造“家门口”的治理新模式,以凉亭为纽带,扩大议事阵地,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基层治理更有活力。

收集民意听民心

“有事咱商量着办!”近日,在新景乡姚河村小凉亭里,乡亲们常常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家里事”“邻里事”和“村里事”。

一个亭子,几条长椅,不仅拉近了党群关系,更借助“闲聊”的和谐氛围,让群众得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话发展,真正参与到乡村基层治理中来。通过听取民意、了解民情,一批金点子和好建议走进了基层治理视野,一批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截至目前,该“议事亭”已收集社情民意20条,已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10余个。

议事共议解民忧

小凉亭不仅是评理说事、各抒己见的地方,更是居民休闲娱乐、乡村干部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新景乡把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纾解民忧。

料滩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对新地块进行了重新划分,村民张某某和吕某某双方均提出新地界位置出现偏差,与原位置不符,二人发生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村委会组织在小凉亭进行了协商讨论,并征集村民意见。最终,村委会通过调取以前档案,对土地重新进行了丈量,认定现有地界合理。最后双方认同本次处理结果,纠纷得到解决。

创新服务惠民生

今年以来,新景乡大力倡导群众自治,弘扬公序良俗,注重从“两代表一委员”、村社干部、乡贤能人等人群中挑选有威望的“和事佬”,倾听群众诉求、真心化解矛盾,做到有矛盾亭中议,有纠纷亭中解,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亭”中,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小凉亭不仅成为居民的‘纳凉亭’,也是乡村干部、网格员和群众的‘议事亭’,更是解决邻里矛盾纠纷的‘和谐亭’,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景乡政法委员、副乡长杨洁介绍,截至目前,全乡已累计帮代办各类实事187件,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化解各类纠纷46起。(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何流)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