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城市社区: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 为幸福生活“加码”

发布时间:2023-11-21 15:43:48     来源:法治甘肃网

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 为幸福生活“加码”

——庄浪县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工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张小锋

  今年以来,庄浪县城市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推广凝心、聚心、暖心、齐心、安心“五心”工作法,深化拓展“张晓丽调解室”品牌效应,努力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和水平,切实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强化示范引领 突出典型带动

  以“张晓丽调解室”为主阵地,吸纳了辖区退休检察官、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律师等一批懂法律法规、有调解专长和群众威望和热心于人民调解工作的各行各业专业人才45名,充实到城市社区矛盾纠纷调处人才库,为及时调处矛盾纠纷提供了人才保障。

  突出政治标准和调解能力,建立由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网格员等组成的兼职人民调解员102名,以调解人才库为支柱、专职人民调解员为主体、兼职调解员为补充、调解志愿者为辅助,通过组织定期培训、专家辅导、旁听庭审、交流观摩、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初步建成了一支讲政治、懂法律、善调解、守纪律、有威信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

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合拳”

  坚持“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警务室、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定期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实行“自家事、大家事、公家事”三事分流,建立健全台账,及时就地化解。对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和群众关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解决问题,坚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同时,加强普法宣传,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意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调解一案、普及一法、教育一片”的效果。

整合资源畅通诉求渠道

  城市社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健全完善社区综治中心与法院、司法所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将适宜诉前调解的简易矛盾纠纷及案件梳理汇总,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结合“情理法”、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实现息诉罢访。利用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陇情e通)APP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区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对事件问题线上办理处置、工作过程线上监督、工作成效线上考评、信息数据线上分析全覆盖。

  扎实开展“平凉快办·平安键”推广应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群众在小程序端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表达诉求,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平安键”信息提示后,在30分钟内了解核实情况,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上报民情诉求。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