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真是太感谢了,你们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通渭县农村供水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近日,静宁县通过诉调对接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跨县域供水水费纠纷案件。
2012年,静宁县与通渭县签订农村供水工程合作框架协议书,约定从2016年6月开始,通渭县农村供水服务有限公司为毗邻的静宁县某镇6村1156户村民解决用水困难。但在后期供水过程中,静宁县农村供水管理部门因两地水价差异和水管损毁、漏水等问题提出异议,未能及时支付水费。经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通渭县水务部门将静宁县水利水管部门诉至静宁县人民法院,要求支付水费60余万元并承担案件诉讼费用。
受理案件后,静宁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经分析研判,决定采用诉前调解方式化解该纠纷。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分流至静宁县综治中心。接到案件后,综治中心第一时间联合司法局、法院、水务局及镇村负责人通过实地查看,在全面掌握证据资料后,邀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团队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梳理剖析,在寻找到诉求的平衡点后,提出了解决方案。经过耐心疏导、反复沟通和积极协调,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并于当日出具调解协议书,法院跟进司法确认,该起跨县域供水水费纠纷得以彻底化解。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