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黄门镇“进门式”化解家庭婚恋纠纷

发布时间:2023-10-27 16:41:11     来源:法治甘肃网

悉心“调”出家庭和睦村庄和美

——清水县黄门镇“进门式”化解家庭婚恋纠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清水县黄门镇外出务工人员多,近一半的家庭存在两地分居现象,家庭婚恋纠纷占比达到60%以上。

  针对这一实际,近三年来,黄门镇党委聚焦家庭婚恋纠纷多的实际,探索推行“进门式”工作法,变老百姓找法庭打官司、找派出所调纠纷、找信访局解诉为主动进门查访、主动进门调处、主动进门宣法,家庭婚恋纠纷全部进门化解,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庄和美。

主动进门查访

实现家庭婚恋纠纷全掌握

  黄门镇23岁的王某因琐事与丈夫吵架,村干部在巡查中发现其发布了有轻生念头的短视频,镇综治中心收到情况报告后及时入户排查,组织亲友进行劝解,夫妻双方相互道歉,王某打消轻生念头,夫妻感情和好如初。

  “受‘家丑不可外扬’等观念影响,家庭婚恋纠纷隐蔽性强、发现难,排查是关键。”黄门镇相关负责人说,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等各方力量,主动上门排查家庭婚恋纠纷,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坚持日巡查和上门排查相结合,做到全面排查、不漏一户。对排查发现的家庭婚恋纠纷当日录入“天水综治”APP,及时组织人员入户开展实地查访,核实情况,建立排查档案。

  黄门镇不断健全综治中心与基层政法单位、镇属单位双向对接工作机制,坚持周例会、周研判制度,镇综治中心每周一召集民政、妇联等相关单位主动收集家庭婚恋纠纷,相关单位将干部日常入户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报综治中心汇总研判,变被动等线索为主动找线索,对发现的线索定期进门核实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主动进门调处

做到家庭婚恋纠纷全化解

  家庭婚恋纠纷中情感、经济、子女等问题交织叠加,复杂性高、化解难,调处是根本。黄门镇准确把脉家庭婚恋纠纷“复杂性”特点,分类制定化解方案,开展“镇上派单、干部接单、下沉一线、进门调解”行动,让纠纷化解在村民家中。

  针对沟通不畅、感情不和、年轻任性等引发的情绪心态类纠纷,镇综治中心指派由村“五老”人员组成的“和事佬”理事会,采取炕头上议、院落中谈、地头上说等方式,劝导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辨清人情事理,消除误解偏见,解开心中疙瘩,115件此类纠纷实现一次性进门调解到位。

  针对家庭变故、增收困难等引发的生活压力类纠纷,在“和事佬”进门化解未果的基础上,派专门调解员二次进门情绪疏导和开展“爱心助残、爱心济困、爱心帮扶”行动“组合拳”,全力解决群众就业、就医等实际困难,22件此类纠纷通过二次进门调解实现就地化解。

  针对家庭暴力、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等导致婚姻关系难以为继的积怨难调类纠纷,在前两次调解的基础上,坚持走司法群众路线,探索创新“庭院法庭”,组织基层法官、民警、律师等专业力量,采取“劝和”与“劝离”相结合的方式,为当事人释法明理,下达判决书,80%此类纠纷依法有效化解,实现案结事了。

主动进门宣法

确保家庭婚恋纠纷全巩固

  杨某入赘李家不受女方家人待见,夫妻双方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升级。镇综治中心将其纳入关注视线,指派调解员进门耐心劝解疏导,一家人消除隔阂,回归正常生活。

  “家庭婚恋纠纷反复性强、巩固难,预防是重点。”黄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中注重把法治思维贯穿化解家庭婚恋纠纷全过程,强化法治引领,用良法善治巩固调处成果。

  与此同时,对已化解的家庭婚恋纠纷全部建立“巩固档案”,网格员对重点纠纷半年进门回访一次、一年进门评估一次,回访满意度达100%。对5件案情复杂的纠纷,坚持诉调、警调、访调“三调”联动,统筹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资源依法化解,切实减少纠纷存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常态化开展“化一案,讲一法,明一理”活动,坚持依法调处家庭婚恋纠纷,有针对性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达到让当事人明白一个道理、宣传一次法律知识、教育一批群众的效果。

  开展平安创建、文明实践等活动,评选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110户,“好媳妇”“好婆婆”125人,用身边人身边事教化群众、润泽民风。

  开展“进门送法”活动,广泛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理念走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