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践行“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安密码”

发布时间:2023-11-06 11:30:45     来源:法治甘肃网

探索调解新路径 巧化百姓烦心事

——天水市践行“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安密码”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在天水市无论遇到什么矛盾纠纷,都会有调解组织来帮忙,他们活跃在天水市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只要出现矛盾的地方,他们总是巧借调解方式,解决群众各类难心事。有群众欣慰地说:“只要有调解组织在,再难的矛盾纠纷都会化解!”

  近年来,天水市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助力多元调解模式,在建立健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同时,培育创建特色品牌调解室,利用各类调解组织巧化百姓烦心事。

  有付出就会有成绩。天水市秦州区司法局东关街道调委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称号,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东关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微信截图_20231106113204

  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七里墩派出所民警向群众宣传反诈常识的同时,排查矛盾纠纷隐患(9月6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摄

多元化解 成为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

  麦积区“居民说事”畅通民意诉求新渠道;

  张家川县“五突出”“五到位”建强矛盾纠纷化解“集散地”;

  清水县黄门镇“进门式”化解家庭婚恋纠纷,悉心“调”出家庭和睦村庄和美;

  ……

  据悉,天水市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依法治理新格局开创了新思路,通过多方联动机制,在不断扩大居民参与、整合社区资源的同时,运用各种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5月,麦积区北道埠街道工业园社区收到天拖厂家属院居民解某反映“楼顶排水不通产生积水,对顶楼住户屋顶造成渗漏,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后,立即组织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并召开“居民说事”会议,成功将这一矛盾纠纷圆满化解。

  麦积区按照“矛盾纠纷不出社区”的思路,在党群服务阵地上打造“居民说事室”,将居民“说理的地方”建在群众家门口,让受到矛盾纠纷困扰的群众有处诉说、有人倾听。

  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东关派出所,成立有“调解工作室”,采取“律师进所”等方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持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据介绍,天水市打造“专业性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诉源治理品牌和“法院+妇联+专业力量”的矛盾纠纷案件调解模式,探索建立并推广“随手调”“及时调”模式,形成了“居民说事”、六步工作法、“百姓说事点”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验做法。

调解组织 做群众关系的“调和剂”

  2022年4月7日,社棠镇郭坪村村民郭女士哭着到“柿柿如意”调解工作室找郭彦生说:“儿媳妇嫌弃自己把小孙子溺爱坏了,儿媳妇对她的态度很差,不让她给孩子喂饭。”

  郭女士越想越委屈,心里又惦记着小孙子,请“柿柿如意”调解工作室的老郭调解一下。于是,郭彦生赶赴郭家对婆媳两人分别进行了劝解,摆事实、讲道理,使婆媳二人都有了悔意。一起婆媳关系纠纷随之得以合理解决。

  据介绍,“柿柿如意”调解工作室充分利用群众喜欢在柿子树下纳凉、休闲、赏景的实际,将邻里纠纷、婆媳矛盾、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调解放在凉亭里、柿树下,进行阳光调解。

  与此同时,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天水郡派出所在所内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聘任调解员43名,设立有面对面调解室、背靠背调解室、会商研判室及调解大厅,组建“专业调解队”“婆媳帮帮队”“民事和解队”三支调解力量,常态化开展家庭婚恋纠纷类重复警情的治理。

  天水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承矛盾纠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以解决矛盾纠纷为根本,培育创建“柿柿如意调解室”“虎林调解工作室”“老王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不断推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提档升级,走出了纠纷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的调解新路径。

诉调对接 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天水市把诉调对接工作作为深化主动创稳行动、诉源治理的有力抓手,发挥乡镇综治中心“平台”、县区综治中心“指挥部”、市综治中心“中枢”作用,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止诉于源、化诉于调、息诉于理,让诉调对接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清水县商户孙某某长期给某纸厂供废旧纸板,但是从2021年3月10日以后,某纸厂停止生产,拖欠其货款,一直没有付。其间孙某某多次讨要催收欠款,纸厂一直推诿,没有结果。孙某某于2023年7月,起诉至清水县法院红堡法庭要求纸厂偿还欠款。

  孙某某起诉后,清水县法院红堡法庭将该案第一时间移交到清水县红堡镇综治中心进行诉前调解。清水县红堡镇综治中心经分析研判,鉴于商户孙某某本人居住在张川县,来往不便,为提高工作效率,红堡镇调解员先后多次和双方当事人进行电话、微信沟通,就双方有争议的细节进行了核对,初步统一意见。待前期工作准备好之后,8月8日,由综治中心“吹哨”,召集红堡法庭、司法所相关部门单位、调解组织等,组织纠纷双方当事人到一起,现场办公、集体研究明确化解责任,限期调解。经调解,孙某某与纸厂达成了分三批给付货款的调解协议,并申请了司法确认,清水县法院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为后阶段付款提供了法律保障。

  调解后,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都非常满意,孙某某得知这次调解不用花一分钱,就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烦心事,而且司法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不用担心再次拖欠,对综治中心积极参与调解、帮助其讨要欠款非常感激,再三道谢。

  天水市加强县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不断提高综治中心承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使综治中心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阵地。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