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昌县宝河苑社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行“三步调解法”(拉家常、摆道理、讲法律),积极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构建多元解纷新模式,化解大量矛盾纠纷,调出平安和谐新气象。
“三步调解法”显实效
宝河苑社区积极吸纳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力量,运用“三步调解法”,“法情理”并施,努力让当事人心悦诚服。他们通过拉家常,与当事人拉近距离、赢得信任,在稳定当事人情绪的同时使其愿意吐露心声,从而摸清产生矛盾纠纷的症结;通过摆道理,一方面找准切入点,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另一方面疏导当事人推己及人,摈弃“小气”、力求“大气”,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计较;通过讲法律,向当事人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在释法的过程中让当事人产生敬畏,知难而退。
2022年5月,辖区一家物业公司小区卫生间下水管道实施改造时,有一栋楼上的居民不愿改造,因下水不畅,导致邻里关系紧张。社区调解员和网格员多次深入居民家中,运用“三步调解法”进行调解,楼上居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网格员的协调下积极联系施工方,对管道进行了修缮, 缓和了紧张的邻里关系。
个人调解室见专长
为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促进各类调解组织协同发展,宝河苑社区建立张世栋个人调解工作室,积极吸纳社区网格员、“五老”人员、在职党员和志愿者,组建多元化调解队伍,推行“坐诊+巡诊”调解模式,以“微端联动、脚步丈量”的方式,既宣传法律知识又调解矛盾纠纷,推动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扩大、问题尽快解”的良好效果。
2022年4月,文昌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居民之间因管理混乱,导致小区公共事务、邻里矛盾纠纷难以协调和解决。张世栋个人调解工作室用好公平、公正、公道、公心这杆秤,与调解员一起灵活运用“三步调解法”,并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和一些实用判决案例,不厌其烦地给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最终促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