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为全面展现新时代“枫桥经验”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生动实践,甘肃法治报、法治甘肃网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新实践”主题专栏,集中宣传报道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举措及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抓末端治已病 抓前端治未病
——天祝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俞天炜
“太感谢了!在你们的调解下,短短几天我们就拿到了30多万元的工资。”日前,在天祝县综治中心拿到第一笔被拖欠工资的务工人员冯某开心地说。
冯某等11人系四川省苍溪县来天祝县某工程处的务工人员,因公司拖欠工资,经多次催要无果,便到天祝县人民法院咨询起诉事宜,法院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后在天祝县综治中心委托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分期支付调解协议,法院及时予以司法确认。
近年来,天祝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依托综治中心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将适宜诉前调解的矛盾纠纷分流到各级综治中心,依法调解、妥善化解,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便捷高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天祝县综治中心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引导常驻、轮驻、随驻单位等更多法治力量,随时听“哨”疏导调解矛盾纠纷。按照“宜调则调、应调尽调”原则,通过诉调对接与访调对接两条渠道,既抓末端、治已病,又抓前端、治未病,推动化诉止争向少诉无诉转变。
截至目前,天祝县综治中心成立6个调解委员会,常驻金牌调解员20人,轮驻律师26名、心理咨询师18名,随驻人民调解员32名,实行动态管理。对分流到中心的各类矛盾纠纷,根据调解队伍实际、矛盾纠纷类型、责任主体等,精准派单。调委会在1个工作日内确认接收派单,第一时间组织调解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司法确认等便民服务。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中心“吹哨”, 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会商研判、县级领导接访等方式合力攻坚,推动实现应调尽调、能调不诉,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的“集散地”。
据了解,今年1月至9月,天祝县法院通过调解平台委派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887件,调解成功1409件,成功率74.66%,有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