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
——兰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见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文/图
1月14日春运启幕后,共青团兰州市委在兰州客运中心、中川机场、焦家湾、五里铺、兰州大学、东方红广场等13个站点设立“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春运志愿服务岗位,组织24支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旅客引导服务。
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帮助。
青年志愿者们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热情服务,俨然成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而葛修琼带领的团队就是24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里成绩突出的一支。
葛修琼是兰州市城关区爱心驿站公益协会会长,她带领的团队已连续7年参与共青团兰州市委组织的“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春运志愿服务。今年,她的志愿服务岗点被安排在轨道交通一号线焦家湾站。作为多年的老志愿者,葛修琼很有成就感。在她的认知里,“志愿服务不仅让我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更让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葛修琼告诉记者,她的团队除了老队员之外,还有新加入进来的返乡大学生。为了不出差错,“传帮带”显得尤为重要,团队当中由老队员带大学生值班岗点,每天除了固定6名志愿者执勤外,还会有新的志愿者加入。
返乡大学生李偲莹在地铁一号线焦家湾地铁站志愿服务。
“地铁站就是兰州城市风貌的一扇窗,志愿者的一言一行、精神风貌代表着兰州的城市形象,志愿者上岗前都有严格培训。比如对待问路或咨询的旅客要有礼貌,始终面带微笑,帮助他人要诚心诚意,不能敷衍,真正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葛修琼说。
李偲莹是今年春运期间新加入葛修琼团队的返乡大学生,第一次穿上志愿者马甲引导工作。虽然她有些紧张,但时刻提醒自己言行举止要与志愿者的身份相匹配。
“谢谢你的帮助,小同志!”在焦家湾地铁站,一位50来岁中年妇女向李偲莹道谢。
“看到乘客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就是对我服务的肯定,有那一声声真挚的谢谢,我就知足了。” 李偲莹说。
返乡大学生陆鹏飞在地铁一号线焦家湾站志愿服务。
春运回家路,承载了无数人回家团圆的期盼。志愿者服务岗对在外地上大学的兰州青年陆鹏飞有格外的吸引力。
“做志愿者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助。特别是看到他们因为我的帮助而顺利踏上归途,那份由衷的感激和笑容,让我深感温暖。”在东方红广场交通枢纽站值岗的陆鹏飞感慨道,“青年志愿者服务,看似枯燥单调,特别之处不仅可以享受‘搭把手’带来的快乐,还有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另一层阐释。”
在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一老一小”及妇女儿童等群体的出行安全或者突发状况该怎么办?这一点共青团兰州市委早就有了工作预案,除了第一时间保障“一老一小”及妇女儿童的出行安全外,兰州市中志协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也加盟其中,西关什字枢纽站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救援队的队员们随身携带急救包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保证旅客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做好急救保障。就在春运首日,因一名女性旅客突发疾病晕倒,张建欣队长带领队员采取急救措施后,通过120紧急送医。受助旅客康复离开医院时,还专门托医生向紧急送医的张队长及兰州青年志愿者捎去新春的问候与祝福。
兰州市春运志愿服务队不仅是兰州的“活地图”,而且是城市文明的守望者,为需要帮助的旅客时刻提供周到、细致、温暖的志愿服务。他们用微笑服务每一个旅客,用行动讲述春运故事和志愿服务故事,成为旅客春运路上的“贴心人”“暖心人”,点亮了兰州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