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1月18日11时10分,7515/16次“慢火车”缓缓从始发站白银西车站驶离,顿时,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迎春、福载归程”活动温暖上演,为旅客们的归乡之旅增添了别样的温馨。
伴随着一阵欢快激昂的开场锣声,活灵活现的舞狮表演闪亮登场。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直立起身、时而憨态可掬,引得车厢内旅客们纷纷鼓掌喝彩,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舞狮表演余韵未消,一阵悠扬婉转的白银曲子戏在车厢内悠然响起。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戏服,妆容精致细腻,以富有韵味的唱腔,将一个个经典故事娓娓道来。当《武当神钟》的旋律奏响,那独特的曲调、美妙的旋律瞬间抓住了旅客们的心,大家纷纷围聚过来,不由自主地轻轻打着节拍,沉浸在这熟悉而动人的旋律中。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感慨道:“好久没听到这么地道的曲子戏了,这熟悉的腔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父亲赶庙会听戏的日子,真的太亲切了。”
“慢火车”上精彩的曲子戏表演。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光辉 摄
“白银曲子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家乡情感和地域特色,这趟‘慢火车’就像一个流动的文化驿站,把我们的曲子戏带到更多人的身边,让乘客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味道。”白银市曲子戏表演老师陶明芳说。
在车厢的另一头,白银区非遗剪纸传承人李桂莲双手如飞,熟练地翻转折叠纸张,不一会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美剪纸作品呈现在众人眼前,形态各异的生肖、寓意吉祥的福字、生动有趣的民俗场景……顺便往车窗上一贴,年味瞬间点燃。
据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务段团委书记李娜介绍,今年是春节申遗后的第一个春节,因此邀请了白银曲子戏、剪纸非遗传承人到列车上来,给旅客朋友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将非遗文化融入春运旅途,让归乡的乘客们在旅途中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温暖与魅力,借此机会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张健健)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