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警营老将”护航旅客归乡路

发布时间:2025-01-27 13:13:28     来源:法治甘肃网

  佳节来临,万家团圆。思乡心切的人们乘坐火车,踏上前往故乡团圆的归途。在旅客们享受平安、温馨的铁路出行服务的同时,却有一群“警营老将”正默默坚守在春运的铁路一线,用心用情守护着铁路沿线的安全、车站及站台上的秩序,全力护航旅客安全归乡路。

用“铁脚板”丈量铁路线

  “赛白努(蒙语,意为你好)!最近好吧?骆驼过冬的草料还够不够?”“够!您又来了,快进来喝杯奶茶!”“现在正是春运期间,咱们这铁路线上列车增开不少,我不放心,所以再来跟你‘唠叨唠叨’,咱俩先去看一下你家牧场的护网情况……”

(WAEQY配图1,新春走基层)““警营(38422114)-20250127131630

民警刘长峰(左)与同事向牧民宣传爱车护路知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胡彦 摄

  近日,两鬓斑白但依旧干练的兰州铁路公安局武威公安处谭家井站派出所民警刘长峰与辖区牧户巴特尔一边沿着牧场护网检查有无破损,一边仔细询问巴特尔家的骆驼、牛羊近期放养位置,反复叮嘱巴特尔要严密看管好自家的大牲畜,切勿闯入线路影响铁路安全。

  从部队退伍的刘长峰已经加入武威铁路公安队伍38年了,其间尽管岗位几经轮转,但他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场春运护航。

  谭家井站派出所辖区横跨甘肃、宁夏、内蒙古3省(区)5市(盟),管辖线路长、情况复杂,刘长峰查隐患、记社情、访群众、搞宣传,他凭借一双“铁脚板”,为干武铁路线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

  春运以来,刘长峰依次对线路周边5公里范围内可能涉及铁路安全的废品收购站等定期进行安全责任回访签约。面对一些不理解的群众,他总是笑着说“多跑一趟、多签约一次,线路平安就多增加一分”。

  “这个春运,能够保障旅客平安驶过我们的辖区,一切付出都值得。”刘长峰一边整理巡查线路的装备一边说。

不给从警生涯留遗憾

  “大家小心脚下,注意安全,有序排队上车……”1月23日,正在巡视的武威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马瑞峰大声地提醒旅客,同时帮助一些行动不便、遇到困难的旅客乘车。

(WAQEY配图2,新春走基层)“警营老(38422113)-20250127131739

民警马瑞峰在列车上摆放旅客行李,确保安全。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胡彦 摄

  为了保证旅客安全出行,马瑞峰穿行在每节车厢中,重复着提醒的话语。他注意到一位旅客的贵重物品随意放在座位上,便走上前去提醒:“这位旅客,让钱包自己出来‘旅游’可不行,快收好,快收好!”旅客听后会心一笑,立即将钱包收好。这种幽默而委婉的提醒方式,让旅客备感温馨和安心。

  春运开始以来,客流量持续攀升,列车案事件数也随之上升,对乘警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不论车厢多拥挤,马瑞峰都高标准开展巡视、宣传工作,一趟一趟地挤着过去,然后再挤着回来。在每一节车厢内,他都仔细查看、提醒旅客乘车安全。

  “虽然时代变了、车体变了、环境变了、车速变了,可是我们乘警的职责不能变,一定要勤巡视、勤观察、勤问询、勤通联。”巡视车厢、处置警情、乘车安全宣传……工作中的马瑞峰,身体力行、积极作为,用高标准的工作,护送旅客平安到家。他说:“即将走完从警生涯,我只想一如既往地完成好春运安全保障工作,不给自己留有遗憾。”

站好退休前最后一班春运岗

  同样的心愿也在武威站车站派出所民警李春平心中回响。

  今年春运是李春平即将退休前的最后一次春运执勤。“时间过得真快啊,穿上这身警服都38年了,真舍不得!”提起即将要退休的事,李春平不由自主地眼眶泛红,满是眷恋。

  1987年,结束军旅生涯的李春平怀揣着对警察职业的无限憧憬,踏入警营,他先是被分配到了位于古浪县的冰草湾车站工作。在此期间,有一次为了抓捕盗窃货物的嫌疑人,李春平和同事在寒风里连续蹲守了6个多小时。嫌疑人出现的那一刻,李春平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身材高大的嫌疑人,对方拼命反抗,他毫不畏惧,和同事一起控制住嫌疑人。抓捕结束后,李春平才发现自己全身多处被抓伤蹭伤,但他顾不上疼痛,马上又投入到后续工作中。

(WAQEY配图3,新春走基层)“警营老(38422112)-20250127131915

民警李春平在检票口巡视,提醒引导旅客安全有序进站。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胡彦 摄

  2007年,李春平调到了武威站车站派出所。面对大客流带来的压力,毫无大站工作经验的他没有丝毫退缩,虚心向同事请教查缉知识,精心琢磨出一套“视频查、岗位防、露头打”的工作方法,这套方法在日后也成为他和同事们的“安全法宝”。

  春运以来,武威站日均客流量超过六千人次。李春平用他那“唠嗑式”的宣传引导方式,让每一位旅客安全感满满。“只要还没退休,我就接着干!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份工作!”李春平一边说着,一边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在站台上忙碌起来。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