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智慧力量 ——访省人大代表姜莉玲

发布时间:2025-01-22 17:22:16     来源:法治甘肃网

  “作为来自林草行业的代表,我非常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大保护大治理格局,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等目标任务。”省人大代表、武威市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将做好大会精神宣传者、践行者,在防护林带建设、林草质量提升等方面努力工作,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智慧和力量。

  姜莉玲坚持以林为家,扎根沙海25载,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闯劲,与治沙人一起书写着荒漠变绿洲的传奇。

  自担任省人大代表以来,姜莉玲恪认真聆听群众心声,随时了解群众需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提交意见建议,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三年多来,她先后提出《关于配套营造林专项管护资金的建议》《关于加大巩固“三保障”成果和乡村建设政策保障及资金投入的建议》等建议,充分反映基层声音,对巩固乡村建设和生态治理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前沿的民勤县西渠镇部分村社在关井压田后,退出来的耕地逐年沙化,姜莉玲和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想要治理缺乏资金,若不治理后患严重。在深入调查研究后,姜莉玲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群众意愿和呼声,积极申请将2800多亩关井压田后沙化的原有耕地纳入全县退耕还林规划。这一工程实施后,当地群众直接得到政策补助资金340余万元,既让沙化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又让群众获得经济收益。

  如何既治沙又致富?姜莉玲结合民勤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指导青土湖周边妇女学习梭梭嫁接肉苁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建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沙产业基地4600多亩,年采挖肉苁蓉100多吨,收益200多万元。截至目前,她带动全县发展肉苁蓉6万亩,沙产业基地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出来,代表着广大群众的利益。”姜莉玲说,她将积极主动倾听基层声音,及时反馈群众心声,为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做出更多贡献。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