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报告中的法治热词

发布时间:2025-01-22 11:49:19     来源:甘肃法治报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需要法治保障。1月21日下午,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中明、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沈涧,分别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总结的2024年全省法院工作和2024年全省检察院工作成绩令人鼓舞,安排的2025年主要任务备受群众期待。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落细司法救助”“依法惩治刑事犯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今年的“两院”报告,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司法的力量和温度。

热词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院】联合省发改委等5部门出台服务保障意见,召开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建立“招商引资马上跟进”机制,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引导、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建立破产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办结案件293件,40余家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实现涅槃重生。

【检察院】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推出24项举措。推动企业“内部腐败”系统治理,起诉企业人员职务侵占等犯罪113人。监督纠正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挂案不结”问题,办理相关案件850件。联合省工商联开展“检联商会”活动,走访商会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问题113个。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起诉贷款诈骗、洗钱等金融犯罪446人。保障创新驱动发展,起诉知识产权犯罪175人。

热词二:落实落细司法救助

【法院】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开展农民工“欠薪”专项治理,让群众的“问题账单”变成“幸福清单”,王某等114名农民工劳务纠纷案入选全国“清欠”典型案例。为困难群众减缓免诉讼费4805.3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230.64万元。积极推进爱心甘肃建设,常态化开展走访扶助,省法院为临夏县“两镇八村”449名学生发放“天平助学金”53.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和“控辍保学”。

【检察院】立案办理违规发放养老金、低保金公益诉讼案件266件。支持权益受损但无力起诉的特定群体提起民事诉讼1540件。向598名生活困难的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39.8万元。

热词三:依法惩治刑事犯罪

【法院】坚持宽严相济,审结刑事案件2.66万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审结全国、省扫黑办分别挂牌督办案件45件490人,一批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被依法严惩。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依法审结重大职务犯罪和“蝇贪蚁腐”案件329件,判处罪犯379人。依法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26件,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坚持实质化审理,办结“减假暂”案件3563件。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对17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检察院】批准逮捕9291人,起诉27160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撤案1235件,纠正侦查活动违法4361件,追捕、追诉漏犯944人。提出抗诉128件,法院已审结125件,改变率72.8%。监督纠正监管执法违法问题1583个。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提出检察意见402人次。

热词四:稳妥办理民商事案件

【法院】审结民商事纠纷案件37万件,其中涉公司、保险、票据等商事纠纷案件12.41万件,精准识别、依法认定对赌协议、股权回购、明股实债等疑难复杂民商事关系,以司法的确定性维护交易的稳定性。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案件审理,审结涉婚姻家庭、邻里关系、人身侵权等纠纷案件7.29万件。

【检察院】办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702件,同比上升25.2%。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223件,法院已审结315件(含上年提出今年审结),改变率87.9%。对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强化释法说理,促进服判息诉。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923件,采纳率97.5%。协同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监督纠正168件,起诉虚假诉讼犯罪12人。

热词五:高效办理行政案件

【法院】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审结行政案件8999件,同比下降2.69%,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两年保持100%。进一步加大“一把手”出庭应诉、出庭出声、实质解纷的推动力度,行政案件调撤率同比上升6.08个百分点,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18.61个百分点。

【检察院】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393件,同比上升64.4%。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321件,采纳率97.2%。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开展监督,向行政机关制发纠正违法检察建议307件,采纳率98.4%。会同有关部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33件。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5758件,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4067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2920人。

热词六:实施人才兴院

【法院】加强审判力量充实调整和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充分发挥协管职能,为29个中、基层法院选配班子成员51名,为全省法院遴选招录干警154人、遴选入额法官205人,择优招录书记员253人,并选派58名干警到基层一线办案锻炼。一批年轻优秀干部进入各级法院班子,一批专业紧缺人才进入法院队伍,全省法院干部老化问题日趋缓解,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检察院】出台全省检察机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健全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科学调用等配套机制。遴选招录紧缺专业人才233人。优选4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到省检察院挂职,选派省、市级检察院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

热词七:夯实基层基础

【法院】对全省法庭逐一调研摸底、全面清理整顿,法庭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法庭建设进一步强化。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形成了定西“药材法庭”、甘南州玛曲县“庭所联动”等经验做法。通过驻点督导、人力装备优先支持等“七条硬实举措”,推动相对薄弱基层法院脱薄向强、质效创优。

【检察院】深化省检察院领导定点联系、市州检察院结对帮扶、各条线对口指导机制,提升基层检察院建设水平。协助地方党委调整选任市、县级检察院班子成员64人。会同省编办统筹调整政法专项编制154个,分配到基层检察院。遴选100名员额检察官充实基层一线。

热词八: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法院】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6001件,审结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案件276件,坚决护航西部生态安全、护佑黄河安澜,3起案例分别入选最高法院黄河、秦岭生态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依法审结某环境发展公司等污染环境、某股份公司超采地下水公益诉讼等案件,坚定守护“高山水塔”“河西绿洲”。

【检察院】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702人。立案办理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08件。开展“守护母亲河基层行”黄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活动,立案办理相关案件2509件。与四川、陕西、青海省检察机关出台专门意见、建立协作机制,协同加强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司法保护。与省生态环境厅等6部门联合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督促追偿生态修复资金2.7亿元,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