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热词

发布时间:2025-01-22 11:47:10     来源:甘肃法治报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回顾过去一年,我省坚持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聚焦民生关切,打好惠民生持久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奋力交出一份可感可及的“民生答卷”。2024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每一项民生工程的温暖变化,都是全省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实干的结果。展望2025年,一系列民生举措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持续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聚力打好惠民生持久战

2024年,省级层面112项改革举措取得重要成果,23项“小切口”改革事项落地见效。11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

全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0336场次,天水麻辣烫、敦煌“万人星空演唱会”、嘉峪关“关城夜游”、定西宽粉火爆出圈,全省接待游客人数、旅游花费分别增长15.9%、25.7%,兰州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700万人次,消费市场回暖向好。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19.2万人,劳务收入1637.5亿元。扎实开展治理欠薪行动,为5.58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7.2亿元。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6.7万户。改造老旧小区455个。

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和95%以上;70个县实现五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全覆盖。民生实事如期交账。“一键报贫”机制识别监测对象3.2万户14.9万人,风险消除率68.6%。东部协作省份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援助资金38.8亿元、消费帮扶94.9亿元。“央地携手·富民兴陇”消费帮扶聚力行动采购金额11.4亿元,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2025年,要持续深化“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实施城镇公办幼儿园扩容工程,新增主城区园位1万个。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成投运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1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4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2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施卫生健康为民服务15项实事。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全面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强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平稳推进工伤保险跨省域就医试点。全面落实扶孤、助残、济困各项政策,推进爱心甘肃工程走深走实。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100个左右省级“和美乡村”,让农业增效益、基础更稳固,农村增活力、乡村更繁荣,农民增收入、生活更红火。

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生态环境

2024年,我省祁连山生态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健全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创建稳步推进。实施黄河首曲湿地修复、陇中陇东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比例98.2%,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到Ⅱ类。黄河临夏段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我省开展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做法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

2024年,全省完成国土绿化综合治理1370.6万亩。深入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实施林草沙综合治理项目53个。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巩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1.3个百分点,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98.6%。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黄河警示片年度整改任务,开展黄河流域4市州省级环保督察。新建绿色矿山34座。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2025年,将加强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祁连山、子午岭、渭河源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增强黄河首曲、尕海、永靖太极岛等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加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坡耕地、地坝、固沟保塬、生态清洁小流域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以上。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加快阿万仓、美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加强退化草原和沙化草原综合修复治理;抓好长江上游西秦岭生态保护;实施“绿满陇原”行动,完成营造林560万亩;打造美丽幸福河湖25个以上。

防范风险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2024年,全省刑事案件发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分别下降28%、10.6%;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损失“双下降”;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推进,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6.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化,宗教依法治理水平持续提升;10家单位、10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主动创安创稳守护万家灯火,覆盖城市乡村,社会治安持续改善,有力保障了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

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3.3%、12.1%、25.5%、24%,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有效应对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灾害。建成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推广运用。完成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

2025年,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调解新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优化基层治理平台。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严防极端事件发生。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打造一批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和“陇原红石榴·和美村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14万户,确保12.98万户一期工程圆满收官。全链条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依法从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