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探索矛盾化解新路径 ——天水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0 09:18:09     来源:甘肃法治报

  今年以来,天水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拓展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同时,积极开展具有天水特色的调解工作,因地制宜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推出“八法调解法”

  今年4月,秦州区东关街道尚义巷社区接到居民反映,金桥3号楼需要更换地下暖气管道,要在金桥4号院内施工,可4号楼业主坚决反对并阻止施工。接到这一情况后,社区运用“八法调解法”中社区对话法、沟通理解法和换位思考法,邀请社区民警、业主代表等召开议事会,进行民主商议,最终达成一致,实质性解决了问题。

  “八法调解法”是秦州区东关街道探索形成的矛盾纠纷化解新经验。秦州区致力于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形成集细心排查、耐心调解、暖心回访于一体的解纷链条,推行“专业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简案速裁”诉源治理新模式;精心打造了“贾成刚调解室”“秦雯调解室”等12个具有地域特色、人文优势、民俗特点的个人调解室;着力打造了区法院诉前调委会、区信访纠纷调委会、福建商会商事纠纷等17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以“争议前端解决、问题源头治理、纠纷就地化解”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

打造“五步调解法”

  张家川县司法局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司法所所长和各村人民调解员作用,定期深入村组和基层一线,以“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为载体,依托“主题党日+党群说事会”、固定说事日、“党群说事会”,对邻里关系、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等矛盾隐患和涉稳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发现的矛盾纠纷逐一分析研判,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张家川县打造了冷处理法、情感交融法、心理干预法、以亲疏导法等“五步调解法”,探索建立并推广“随手调”“及时调”模式,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细致、不留死角。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47件,调解成功1437件,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9.3%。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通讯员 马佳琪)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