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明白人” 筑牢基层法治根基
——我省创新普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在陇原大地上,一群被称为“法律明白人”的群体正逐渐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筑牢坚实基石。
在肃南县红湾寺镇的“阿勒齐”调解工作室,由肃南县司法局红湾司法所所长陈新煜首创的“一碗奶茶”调解法,在实践运用中取得显著成效。调解员以茶为媒,在袅袅茶香中与居民谈心、说事、释法,让那些困扰居民的“疙瘩事”得以“一站式”解决。陈新煜作为“法律明白人”中的一员,始终面向群众用心履职,用行动诠释着为居民排忧解难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我省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注重做好扩面提质、培优育强、管好用活“三篇文章”,有效激发“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法治建设内生动力,示范带动全体公民让尊法守法成为共识,让崇德尚法成为常态,“甘肃省法律明白人培养”项目被中宣部评为“三下乡”示范项目。
12月2日,麦积区“法律明白人”李士军开展普法宣传。麦积区司法局供图
同时,我省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纳入全省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重要内容,与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高位推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今年7月,开展的“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重点学习生态环保、土地承包、安全生产、婚姻家庭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反家暴等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及基层依法治理、矛盾纠纷调处方式方法等内容。
对于“法律明白人”来说,自己懂法只是第一步。为引导老百姓主动学习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法律明白人”董建新在日常和村民的聊天中,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原本复杂的法律条文说得简单明了。他带着大家学、领着大家用,用实际行动激发了村民对学习法律的兴趣。闲暇时,董建新也抓住每一个机会积极传播法律知识,通过举办小型讲座、发放宣传册、入户“唠家常”,让法律知识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一个家庭。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的法治意识逐步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渐浓厚。
此外,我省立足打造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组建“法律明白人”花儿普法队、马背普法队、乌兰牧骑等普法志愿者队伍3965支,走进田间地头、村居院落,将“法言法语”转化为“乡音土话”,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00余万份,受教育群众1252万人次。
“有困难,找老朱。”17年间,这已成为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村民的一句口头禅。赵湾村党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朱红顺,就像一名“全科医生”,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
朱红顺常说:“邻里之间,得学会多换位思考,注意沟通方式方法,才能和睦相处。”在基层,他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矛盾纠纷调处办法,提炼出“诉求要清、说理要透;信息要全、依法要严;过程要实、态度要诚;素质要硬、效果要好”的调解秘诀。
据了解,我省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中作用工作,推动“民事直说”“邻里小院”“周四说事法”等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劝导与化解工作注入强大动力,真正成为基层法治建设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力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