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法院“活水养鱼”助企焕发活力

发布时间:2024-09-27 17:03:20     来源:甘肃法治报

白银某新能源公司向平川区法院送来锦旗,以表达对法院积极调解合同纠纷案件的感激之情。 (师丽君摄)

营商环境似水,企业如鱼,水美则鱼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白银法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举措,激活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池“春水”,为企业创新发展护航。

问需释法解难

架起护企发展的“连心桥”

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企业点单+现场宣讲+当面答疑”模式,以白银区高新产业园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基地为载体,发放调查问卷问需于企,把企业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的“履职清单”,“订单式”送法进企业。用“法官问诊把脉”“法治体检”等方式走访企业215家,提出建议110余条,“一对一”排忧解难、“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沟通衔接,编制“一卡一书”(即“便企惠企联系卡”和《企业经营发展常见法律风险提示书》)帮助企业解决运营管理、法律维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善意文明执行

当好助企纾困的“减压阀”

2023年,被告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欠付白银某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租赁费10余万元,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后,被告未按期履行支付义务,2024年1月,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承办法官深入了解,被告企业并非有意拖延而是经营遇到困难,目前正在积极拓展业务,如果冻结公司账户,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于是,承办法官多次与原告协商,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了以物抵租金、分期付款的调解意见。该案件顺利结案。

近年来,白银法院时刻秉承“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考虑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又考虑被执行企业的后续发展,灵活谨慎采取执行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以实际行动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提升司法质效

画好服务大局的“坐标轴”

9月伊始,白银某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平川区法院送来了锦旗,表达了对法院高效解纷的感激之情。

原告白银某新能源公司为其风电厂向被告某保险公司投保了电厂财产一切险和电厂机器损坏保险。保险期间内,原告投保的财产先后两次因恶劣气象条件导致部分设备毁损。因当事双方未能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原告诉至法院。

如果当事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理赔数额,该案只能通过司法鉴定确定具体数额。承办法官考虑到鉴定程序周期长、费用高,为了维护双方企业利益,承办法官深入研究分析案情,多次组织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涉企纠纷的每一次立案、每一个判决、每一次执行都关联着企业的脉动。白银法院开辟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推进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将大量简单案件交由速裁团队审理,实行快排期、快审理、快结案。全面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集中精干力量解决疑难复杂案件,全面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涉企纠纷解决门槛。(王 晓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