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法治文旅建设新篇章 ——省文旅厅“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9-13 17:07:02     来源:法治甘肃网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省文旅厅大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法治文旅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全面推进文旅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化,彰显文旅普法特色,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谱写法治文旅建设新篇章。

突出重点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2023年省文旅厅出台《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动法治文旅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举办全省文旅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景区、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

  为满足群众对宪法民法典的需求,省文旅厅先后在榆中县小康营乡举行“宪法进乡村”主题日活动,在武威雷台景区开展“民法典进景区”宣传活动,在兰州市各中小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扩大普法覆盖面,增强普法实效性。

  在每年的民法典宣传月,全省文旅系统深入组织开展“‘典’亮群众美好生活”系列活动,通过普法宣讲、法律咨询、有奖竞答等形式,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与此同时,借助“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全年累计发放印有新媒体普法二维码宣传册5万余册(件),引导群众关注文旅普法,实现受众增量加持。

(WAQEY法治护航奋斗路 配图)谱写法(34958544)-20240913170835

2023年12月4日,群众在法治文旅数字体验馆参观体验。省文旅厅供图

创新载体 打造法治文旅品牌

  省文旅厅在原来的普法创新方式上加速提升,创新推出法治文旅宣传教育品牌,创作并全网发布原创歌曲《法治文旅之歌》,设计法治文旅logo,以及甘肃法治文旅IP形象——“如意小獬”,创作“如意小獬”表情包,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吸引更多人成为法治精神和法治故事的传播者。

  打卡游戏体验、参观展览、登录微平台……记者了解到,省文旅厅为创建普法平台,不断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法治文化、黄河法治文化、丝路法治文化、简牍里的法治文化等,运用动态LED壁画、互动触摸检索、全息成像、虚拟游戏体验、数据链等高科技手段和新媒体技术,建成“法治文旅数字体验馆”“法治文旅云上展馆”“法治文旅智慧微平台”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甘肃本土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法治文旅数字体验馆被命名为我省第二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同时,省文旅厅结合文旅业特色,以创新普法新模式为目标,实施精准普法,创新开展“业务+普法”“便民+普法”“旅游+普法”的模式,推动法治宣传进景区、入社区、到乡村,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法治文化更“贴民心”,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彰显特色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为彰显文旅特色,加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的繁荣,省文旅厅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行业优势和特点,组织创作快板舞《两口子学宪法》、陇剧《彩礼风波》、歌舞《人民的名义》等一批特色普法作品,推出《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等多部微动漫视频,持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效应。

  同时,省文旅厅以传承红色法治基因为依托,全面融入法治实践,推动颁布《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大力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研究,1项课题获文化和旅游部、省委宣传部优秀调研课题。

  为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省文旅厅将法治文化作品纳入“书香陇原”“文旅强省”建设工程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六进”、法治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法治文化发展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宣传,提高法治素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