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芯”联动打造现代化“新型警务”
——安宁公安刘家堡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纪实
“家事直说站”里在调解一起纠纷。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实习生 巩聪聪
8月29日,在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刘家堡派出所“老警官调解室”内,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老警官调解员、律师、社区工作者共同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当事双方从进门时的剑拔弩张,到出门时的欢声笑语,心中的“疙瘩”完全解开。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刘家堡派出所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基层治理和社会治安做得更扎实。全所民辅警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警务数字化改革,以“芯勤务、芯执法、芯治理、芯服务、芯警营”为主要内容的“五芯联动”打造现代化“新型警务”,不断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让基层治理更实、护航效能更优、警营清风更浓,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矛盾不上交 多元调处化解在“家门口”
“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这句俗语是对矛盾纠纷的生动概括,而这类警情已占到刘家堡派出所警情总量的60%。为此,刘家堡派出所想办法、出实招、搞研发,探索形成了一套化解矛盾纠纷的“撒手锏”。
“一图一表”精准预警,用基础警务数字看板实时监测警力、警情、风险点位,用特殊节点“安保维稳表”实现重点信息一屏统管;创新研发“AI扫雷王”风险预测模型,让矛盾纠纷自动预警准确率达95%以上;组建“邻里守望”联盟凝聚合力,推动信息共享、平安联创,近一年来合力处置潜在风险事件47起;构建起综治中心牵头,“警网双格”融合,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的调解新格局,“老警官调解室+家事直说站”配套警调对接,让矛盾纠纷化解更精准。
这些深耕基层治理的新举措凝聚起多元调处的合力,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矛盾不上交。
“老包盼的是亲情暖,不是儿女吵!”在刘家堡派出所的“家事直说站”里,退休老警官汉桂玲的一句话,戳中因拆迁补偿争执不下的包家兄妹“软肋”。
今年年初,这场僵持不下的家庭纠纷,经过社区民警孟佳依托警情AI分析并启动警调对接机制,再由汉桂玲联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线上调解,在3个小时的恳谈与回忆中,积怨得以化解。事后,老包送来自己的书法作品“银发松不老、金盾情更坚”,对派出所调解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类似这样的调解故事,在刘家堡派出所屡有发生。2024年9月以来,刘家堡派出所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5起,化解率达99.5%,当事人满意率100%。
群众在智慧体检拍照一体机前办理相关业务。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平安不出事 数智赋能编织起“守护网”
守护安宁,不仅需要像母亲河水一样的温情,更需要智慧警务无形的力量。
精工致远、智创未来。刘家堡派出所以数智赋能创新实战,实现警务工作的精准高效与多方协同。其中,派出所“智慧小脑”中枢指挥可一屏统览警情、警力、装备,智能装备柜随时响应,使处警效率提升30%;“空中飞鹰”无人机自动起降、抵近侦察、共享位置、辅助决策,今年以来巡航时长已达1400小时;“数据伴随”通过三级警务联动推送研判信息,形成精准“数据包”,为一线实战提供支撑;“三色预警”规范执法,实现案件办理智能化、要素录入规范化,让案件办理提速35%。
今年3月,3名儿童被困黄河兰州安宁段的一处河心岛,刘家堡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警后迅速联动处置:无人机依据报警定位,5分钟内完成起飞巡航并锁定位置,实时回传画面;“数据伴随”向水文部门获取信息,预警涨潮流速风险;综合指挥室结合水文信息,联动消防救援力量联合行动,值班长直接定位指令距离最近的巡警组携带救生装备火速奔赴黄河岸边,无人机还通过高音喇叭安慰被困儿童。用时不到30分钟,这场紧急救援行动圆满完成,成为“科技+机制”的应急救援范本。
此次救援也正是该所“芯勤务”精准调度、“芯治理”贯通多方联动、“芯执法”确保规范高效、“芯服务”增速方便快捷、“芯警营”凝聚最强战力的生动体现,也是现代警务持续升级、智慧警务不断革新的一个缩影。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智慧警务的加持下,刘家堡派出所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74.6%、治安案件下降56.6%,50起“两类案件”全部规范办结,22起紧急救助警情全部高效处置。智慧警务让辖区群众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民警操作“空中飞鹰”警用无人机开展治安巡逻。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服务不缺位 警心为民交融出“鱼水情”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今年以来,刘家堡派出所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中,全体民辅警立足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倾力在基层治理、执法执勤、服务群众中开辟新道路。
用心用情办实事,服务群众有温度。在警务服务工作中,该所通过多元举措提升服务质效,赢得群众广泛认可。在“红心卫士”党建引领之下,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建新功”,党员徽章在社区闪耀;“社区警校”主动上门,“双报到双服务”遍布辖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服务群众更进一步;“一窗通办”整合户籍、交管等151项业务,设置自助体检机,办事时限压缩60%;“安小宁”融媒体直播互动成效显著,抖音直播间听取民意,业务宣传、反诈提示直播诙谐易懂,深受群众欢迎点赞。
近日,刘家堡派出所“安小宁”直播间收到群众后台私信求助:单亲妈妈郭女士的6岁孩子是非婚生子,加上家庭心结,眼下入学报名在即却迟迟未能落户。 求助信息很快转到社区民警何谋奇和户籍民警管小妹,两人立即联手开辟“绿色通道”,先与所属街道、妇联对接,随后联系郭女士远在外省的父母,与其反复沟通,解开心结,终于说服老人配合。随后,跨省调取证明材料,在政策框架内寻找最优解。短短5天内,何谋奇和管小妹将一本崭新的户口簿交到了郭女士手中。开学那天,郭女士特意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在刘家堡派出所,每一份温暖均源于“红心卫士”党建品牌的引领,源于“安小宁”工作室抖音直播间里与群众的亲切互动,源于“一窗通办”便民利企,源于“社区警校”主动上门收集社情民意的恳切。
户籍窗口连续22个月“零差评”,87面锦旗、22封感谢信,民警132次上门服务、62次紧急救助……这些数字背后,是刘家堡派出所民辅警对“服务不缺位”最朴实的回答。
如今,在刘家堡派出所守护的8.9平方公里辖区内,56个居民小区星罗棋布,8万多名群众安居乐业。辖区的安宁与祥和,正是全体民辅警用滚烫真心与辛勤汗水勾勒出的最美“枫”景。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