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竹林村梯田美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后斌杰摄
10月29日,岷县岷阳镇教场社区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摄
岷县禁毒办组织宣传民警走进岷县体育场,向参加足球训练的小朋友宣讲禁毒知识(2024年8月20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马晓飞摄
岷县司法局锁龙司法所依托“流动调解室”现场调解一起矛盾纠纷(2024年7月23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朱路军 摄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定西市聚焦主动创稳“提质增效”要求,以党建为引领,紧扣“社会治理比安全看稳定”行动任务部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实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
党建引领
凝聚合力扎实推进
定西市将社会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治理格局、夯实治理基础、创新治理手段、压实治理责任。全市积极构建“市级抓统筹、县区负主责、部门同挂钩、社会大协同、公众齐参与、乡村守底线”的全市一盘棋工作体系,切实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围绕“社会治理比安全看稳定”到底“比什么、看什么,抓什么,谁来抓”等问题,认真研究工作思路和任务重点,印发《定西市主动创稳暨“社会治理比安全看稳定行动”工作方案》,细化部署情报信息应用比时效看处置、基层基础建设比精细看支撑、矛盾纠纷化解比和谐看满意、命案防范治理比创建看成效、行业部门履职比担当看落实、政法队伍建设比忠诚看形象“六小行动”,有针对性地部署“护苗行动”“夏日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确保社会治理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同时,拧紧责任链条,将社会治理工作深度精准嵌入全市党政履责管理考核体系。通过定期调度、月度分析、季度考评等方式,倒逼各级各部门把工作干在平时、功夫下在日常。
源头治理
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法官工作室这次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我们药农对法律不了解,经常面临法律风险,现在好了,法官工作室就在药材市场里面,我们遇到纠纷或者法律问题都可以咨询解决。”近日,药农齐某对法官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2023年2月,齐某与本地药商袁某达成药材买卖协议,将自己的药材以367277元出售给袁某,袁某向其出具欠条一张,双方约定2023
年12月付清货款。付款日到期后,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不给。今年6月,岷县法院“当归法庭”工作人员在市场开展法治宣传时,齐某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经双方同意后,法官通过网上对案件进行线上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诉前成功化解此次纠纷。
近年来,定西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841”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强力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全面推行“1厅+N室”工作模式和“一站式”调解运行机制,高标准建成“枫桥式”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65所,标准化率达61%,基层实战化运行能力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34364件,调处成功33966件,调处成功率达98.84%。
系统治理
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谢谢警察同志,帮我追回了辛苦钱。”8月23日下午,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举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追回被骗资金集中发还仪式,现场为10名电信诈骗案件受害群众发还被骗资金132.59万元,一名受骗群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定西市坚持民意导向、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突出问题。大力整治治安隐患,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严厉打击突出犯罪,全面加强辖区重点场所部位安全防范、秩序治理和社会面整体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部署开展“零命案”县区创建活动,突出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教育、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开展驻点包抓“百日行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全环节监管,织密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全市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同时,深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面包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春季公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6万余起,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7.46%、19.51%、22.34%、9.39%,较大以上交通事故“零发生”。
强化服务
夯实基层治理底板
6月6日,渭源县庆坪镇关山根村村民王某打开手机“渭民解忧”小程序,在“一键诉求”中咨询办理中药材种植保险相关问题,网格员张谦及时进行了解答。对于张谦来说,拿着手机走访辖区网格,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线上进行记录反馈,是他平日工作的“必修课”。
“依托‘渭民解忧’平台,及时收集网格内群众需求、社情民意和隐患风险,对能立即处理的,争取一次解决到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张谦介绍说。
今年以来,定西市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和“社会治理比安全看稳定”行动的重要抓手,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和智能化水平。全市共划分网格3109个,其中农村网格2394个、城市社区网格706个、专属网格9个。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路径,建立“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建立“综治中心+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推动实现风险隐患实时感知,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工作指令精准落地,逐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乡镇(街道)”。
同时,不断完善派出所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警调对接工作,推动“警格”与“网格”融合,做到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命案联防。全面开展“三无”(无重大刑事案件,无公共安全事故发生,无民商事诉讼案件)网格创建活动和“万名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将矛盾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前,抓前沿抓末梢的能力全面提升。
五治融合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今天把大家召集在这里协商议事,主要请大家来议一议田间地头尾菜乱堆乱倒,冷库、市场尾菜堆积如山这件事。”近日,临洮县新添镇梁家村协商议事室内,群众代表、议事会成员各抒己见,面对尾菜治理难题展开协商议事。
梁家村是新添镇蔬菜种植大村,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0余亩,其中大白菜面积达4000亩。一年两茬大白菜有2万吨尾菜需要处理,尾菜产生量大、时间集中,蔬菜尾菜处理成为梁家村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通过征求群众的意见,大家商议后达成共识。
近年来,定西市深入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护航经济发展的基石,突出政治引领、法治为要、德治为魂、自治为基、智治为辅,实现“五治”优势互补,着力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拓展“双报到”制度,推动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一线、服务一线、融入一线,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民情恳谈、村民说事、百姓议事等协商议事活动规范开展,畅通民意渠道,凝聚群众智慧,解决发展难题。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协商制度,深入开展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树立德治引领新风尚,引导群众养成向好向善习惯。强化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