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24-09-22 10:56:06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共同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亮丽名片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致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孟捷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杨万明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是贸易往来的商埠要道、不同文明的汇集之地。文博会在敦煌召开,各方共话文明交流互鉴、共促互利合作共赢,意义深远。

  近年来,我们很高兴有机会支持并参与文博会,与甘肃省一起将敦煌文博会打造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们要继续团结合作,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致力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第一,坚持互通互信,不断夯实和平合作之基;第二,坚持互学互鉴,持续深化文明交流之道;第三,坚持互利互惠,携手共享繁荣发展之果。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完善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改革举措,这将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带来新的广阔机遇。甘肃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是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也是推动丝绸之路发展、深化共建国家各领域合作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支撑。在孕育和见证古丝绸之路辉煌之后,甘肃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必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多正能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整理)

弘扬敦煌文化 唱响丝路精神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致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李 屹

  大美敦煌,文明之光,享誉中外,人类共享。横贯欧亚大陆、联通东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孕育出雄浑厚重、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标识着开放包容、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敦煌文博会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新篇中应运而生,搭建起文化交流、思想交汇、情感交融、经贸交往的友好桥梁。

  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甘肃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赋予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交流不仅能带来精神的充盈,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甘肃省委省政府一定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弘扬敦煌文化、唱响丝路精神,书写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迈上新台阶。

  今后,中国文联将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深度贯通“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敦煌文博会,团结引领包括甘肃文艺家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更多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赓续文脉、沟通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精神力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整理)

让敦煌文化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何超琼致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何超琼

  近两千年的敦煌文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更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热爱敦煌文化的人,很荣幸能参与到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事业之中,我也期待世界各国各界人士都能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

  ——我们要努力保护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要综合利用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资源,支持、帮助形成更为完善的敦煌文化保护机制,更为先进的技术体系,让敦煌文化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我们要努力传承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要在更广范围内宣传推广敦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传承敦煌文化,还要融合现代工业技术、数字技术,加快敦煌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敦煌文化以活态传承方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把敦煌打造成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我们要努力加强敦煌文化保护的国际合作。要不断拓宽合作渠道、丰富交流内容,大力实施一些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项目,让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理念惠及世界各国。我们还要把敦煌文博会打造成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机制化平台,探讨构建交流合作对话的新渠道,推动形成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新局面。

  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保护人类文明成果的应有之义,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的应为之举。我相信,以敦煌文化为媒介,以敦煌文博会为平台,人类社会文明互鉴、文化交融必将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整理)

推动文明对话互鉴 促进民心相知相通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明致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 张 明

  本次文博会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为地区国家密切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提供了宝贵平台,受到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内的各国积极支持与广泛参与。

  人文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重要支柱之一。2002年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将文化领域合作列入本组织宗旨与目标。22年来,在成员国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丰硕成果。

  合作共识持续巩固,各成员国在科技、教育、艺术、卫生、旅游、体育、宗教、生态、智库、保护文化遗产等广泛领域深入开展人文交流。

  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上合组织现有33个部长级会晤机制中,人文领域合作机制多达9个,为成员国在文化合作领域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规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作举措逐步深入,成功打造“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等亮点品牌,显著增加各国民众对上合组织合作的“获得感”。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关键节点,是地区经贸和人文合作的重要枢纽,在同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合作方面具有深厚历史传统、显著区位优势和巨大合作潜力。

  我们相信,甘肃一定会发挥好自身所长和中方主席国优势,在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特别是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上合组织乃至整个地区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上合组织将继续秉持“上海精神”和开放的合作态度,坚持在平等包容、互利共赢基础上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互鉴,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共建美好和谐世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整理)

支持敦煌建设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致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 夏泽翰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进步。人类文明发展史,本质上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通,正是有了文明的交流互鉴,才使得人类文明变得丰富多彩,不同的文化在包容兼收中创新发展。丝绸之路的发展史讲述了人类在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的故事,也启示我们,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是孤立繁荣的,各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在更具包容性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大。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自古就是中国与西域、中亚、欧洲文化交流和货物贸易的重要枢纽。今天,敦煌已经成为复兴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大舞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支持敦煌建设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心,为推动文化交流对话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旅游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与甘肃进行了深入的合作。通过能力建设与政策建议,支持甘肃的文化遗产保护,并实现基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届文博会期间,我们将再次携手甘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论坛和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培训班,为甘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创新动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携手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合作伙伴,支持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建设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平台,确保平等交流和共同繁荣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代代延续,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整理)

通过交流互鉴实现共同发展

  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致辞。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乌拉圭驻华大使 费尔南多·卢格里斯

  促进乌中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民心相通,可以加强并推动构建拥有光明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了实现世界现代化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加强交流互鉴。我们必须推动在文化、商业、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为了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全球繁荣和现代化,我们必须捍卫多边主义,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加强合作。

  乌拉圭政府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为乌中双方展开具有深远意义的对话铺平了道路,进一步深化了双边关系。对于乌拉圭而言,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自身发展战略,也让我们能够分享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我还想特别指出,今年意义非凡。这是乌中两国实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一年,也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年份。此外,今年我们还将庆祝乌中议会友好交往65周年,以及乌拉圭驻重庆总领事馆开设5周年,该领馆覆盖包括甘肃省在内的中国西部地区。

  乌拉圭愿继续努力,通过交流互鉴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我坚信,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整理)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