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抓三促”行动】让平安底色更浓民生福祉更近——兰州市综治中心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7-17 10:32:41     来源:法治甘肃网

让平安底色更浓民生福祉更近

——兰州市综治中心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侧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杨丹

  盛夏的兰州,城乡间涌动着治理创新的活力:城关区政务大厅里,“一窗通办”的叫号声此起彼伏,群众办事从此告别“多头跑”;七里河区某社区调解室,因漏水而起的邻里纠纷3天内化解于无形;安宁区某小区楼下,故障充电桩24小时内恢复运转……从办事窗口到街头巷尾,一幕幕跃动的鲜活治理场景,勾勒出兰州市基层善治的鲜活轮廓。

  今年以来,兰州市综治中心以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为总牵引,将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筑牢阵地、织密网络、激活效能,把治理现代化的“规划图”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实景画”。如今,平安底色更浓,民生福祉更近,这座城市正用精耕细作的治理智慧,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兰州答卷”。

以学赋能强根基 阵地筑牢民心暖

  “原以为庄稼灌溉得拖些时日,没想到综治中心‘一口受理’,第二天就协调解决了!”7月15日,永登县武胜驿镇三庄村村民张佑权望着田埂间流淌的渠水,黝黑的脸上漾起笑容。这声朴实的赞叹,道出了兰州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民生温度。

  “三级学习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政策、业务骨干深入钻业务、基层人员全员练技能;举办6期专题培训班,1200余名干部在课堂上“充电”……面对基层治理中曾存在的“力量散、功能弱、效率慢”等难题,兰州市综治中心构建起“分层分类+实战实训”的能力提升体系。

  学得扎实,更要干得硬核!随着《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市级头雁领航、县级提档升级、乡级强基实战”行动方案》落地,兰州综治中心正从“搭架子”向“填内容”跨越——8个县区的“七中心合一”综治中心拔地而起,信访接待、司法调解、应急指挥等功能“打包入驻”,“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的服务模式,让群众进一扇门就能找对人、办好事。

  如今,任意走进一所县区综治中心,引导台志愿者的指引声、调解室调解员的耐心劝导、指挥大屏上滚动的网格动态,构成一幅忙碌而有序的治理图景。

  “以前办个准生证要跑4个部门,如今在这儿填张表就搞定,这效率没的说。”刚办完手续的市民王丽雯竖起大拇指。截至目前,全市50个基础较好的乡镇综治中心已达标,28个薄弱乡镇将在10月底前完成升级,基层治理的“桥头堡”越筑越牢。

真抓实干解民忧 矛盾化解在基层

  治理阵地筑牢后,如何让服务更精准地触达群众?七里河区居民李茜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多亏网格长盯着,不然我和邻居真就‘结下了梁子’!”想起3天前的装修噪音纠纷,她仍有些感慨。当时,网格长通过“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上报后,社区调解员当天上门,第三天就促成双方达成“装修时间公约”。这正是兰州“五级闭环解纷体系”的生动实践。

  为让治理效能直抵“神经末梢”,兰州市综治中心推出“三单管理”机制:将社会治安防控任务拆解为8大类32项指标,列清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让每个环节都有“明白账”。《五级闭环解纷流程图》更画出清晰路径:简单纠纷48小时内响应,复杂矛盾7天内出方案,形成“市级大中枢—县区指挥部—乡街主阵地—村社桥头堡—网格前哨岗”的化解链条。

  其间,市级“大中枢”的作用愈发凸显:每日汇总《综治信息日报》,每周分析社会稳定形势,每月形成研判报告。今年以来,已发布研判信息363期,调度“民转刑”高风险矛盾117件,推动7件审判执行涉稳风险妥善化解。

  “亮灯督办”机制更添刚性:未按流程推进的矛盾亮“黄灯”提醒,超期未结的亮“红灯”督办,累计发出提示4万余次;“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已化解矛盾跟踪回访15天,今年回访群众2300余人次,满意度达98.6%。

提质增效谋新篇 服务暖流润民心

  矛盾在基层化解,服务更需提质增速。“系统预警:某小区充电桩发生故障!”接到“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提示后,安宁区十里店街道综治中心立即联动物业、电力部门,24小时内就让充电桩重新“上岗”。快速响应的背后,是兰州以科技赋能治理的创新突破。

  为让服务更高效,兰州掀起“效能革命”:18项高频服务被纳入“最多跑一次”清单,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每月公示的“效能排行榜”,倒逼12个后进单位加速整改。“以前办老年证要等15天,现在当场拿证,这变化太实在!”榆中县居民金万泉的话道出了群众的获得感。

  科技让治理更“聪明”。迭代升级的“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整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汇聚“一标三实”基础数据,通过“小兰民情”“小兰网格”“小兰帮办”三大模块,让158.3万件事项实现“一网统管”。

  民生服务更贴民心。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难题,平台通过数据比对找出共性问题,提前部署解决。今年以来,已推动解决230余件民生“小事”;全市110个乡镇(街道)实现心理咨询室全覆盖,9场心理健康培训走进社区,从源头减少极端事件发生。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