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夏
——临夏州扎实推进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一面面锦旗满带感激,一张张笑脸写满幸福。近年来,临夏州准确把握维护安全稳定的新使命新任务,树牢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扎实推进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夏。
“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
近日,临夏市通过诉调对接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
2023年3月至9月,被告因承包工程需要与原告就建筑材料买卖合同达成一致,后因资金流转缘故未按时向原告支付材料货款,故原告诉至法院。近日,该案经诉前调解程序推送至市综治中心。调解员多次与原被告沟通协商,耐心释法明理,分析调判利弊,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同意被告分两次付清所欠货款。
近年来,临夏州努力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成为社会治理“晴雨表”。创新建立基层治理“549”工作机制,细化制定乡镇综治中心“九个一”工作清单,聚焦“六个一起抓”,突出“六件关键事”,为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突出“务实、管用”目标导向,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全州建成州县乡三级综治中心139个、配备工作人员479人,1个州级、8个县级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独立运行,让群众“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地”。对网格优化调整,推动“一网统管”,全州共划分网格2506个,配置专职网格员2506人。制定临夏州“党群零距离”网格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1+N”工作机制,提升网格治理效能,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临夏县检察院干警走进企业开展法治宣传(2024年10拍摄)。临夏县检察院供图
“七彩先锋”全域化推行
“通过网上解决问题,使用方便,效率高,我们都愿意用。”提起运用小程序反映并得到解决民生问题,临夏县先锋乡群众张某很有感触。
近年来, 临夏州主动适应新形势,运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创新推广“七彩先锋”“五心先锋”“七彩助手”App组成的“两端一平台”智慧化治理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捷化服务。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倾听民意、排忧解难。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上学就医、养老托幼、社保医保、就业培训、安全生产、灾害防治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事,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聚焦邻里矛盾、高价彩礼、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大操大办、聚众赌博等问题,早预警、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
“三调对接”高效化开展
11月23日,广河县运用“警调对接”机制,成功调解一起家庭矛盾纠纷。
前不久,广河县公安局三甲集派出所民警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村民马某甲与马某乙为婆媳关系,双方因琐事产生矛盾,已持续8年,近期还升级为肢体冲突。派出所民警联合镇综治办和镇妇联成立了调解专班,通过拉家常、摆事例等方式,讲道理、宣传法律法规,促使婆媳二人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近年来,临夏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持续完善诉调对接制度机制,构建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速裁、公证等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在法治轨道上高质效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同时,通过创新“警调对接”“访调对接”线上推送机制,实现矛盾纠纷采集上报、研判派单、化解调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让大量矛盾纠纷调解驶上“快车道”,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工作质效。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机制,公安部门推送矛盾纠纷类警情6573件,调解成功6223件、成功率94.68%;信访部门推送矛盾纠纷类信访事项177件,调解成功168件、成功率94.9%。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