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安全促发展塑品牌争前列 ——访白银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贾志升

发布时间:2024-10-16 09:42:46     来源:甘肃法治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近日,记者就白银市政法系统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访了白银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贾志升。

(QYE改革新实践)全力保安全促发展塑品(35909375)-20241016094447

贾志升在学校调研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校园安全防范等工作。

  记 者:《决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市政法系统将从哪些重点工作着手推进法治化进程?

  贾志升:全市政法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全面领会《决定》中与“法治”相关内容,紧紧围绕打造“三地一极”发展格局目标定位,聚焦维护安全稳定、加强法治保障、夯实基础支撑、服务发展大局、锻造过硬队伍全面发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同时,以主动创稳提质增效为主线,以落实社会稳定责任制为抓手,落实落细政法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全力保安全、促发展、塑品牌、争前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银篇章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记 者:《决定》提出,要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全市政法系统健全完善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贾志升:白银市政法系统主要通过规范和完善诉调、警调、访调对接工作流程,进一步深化“三调对接”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敏感案件办理会商、政法工作业务数据共享共用、检察机关侦查专门化机制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等制度,完善党委政法委向检察机关移送监督案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院庭长案件阅核、司法救助案件联动救助、司法责任认定和追究、落实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等机制,创建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推进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层级管辖分工改革、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和司法所、综治中心融合发展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记 者:《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对此,全市政法系统有何新思路新举措?

  贾志升:白银政法系统将持续用力抓实重点工作,着力推进“四个实战化”,开展“有纠纷找综治”活动,让非诉理念深入人心。持续开展网格员“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行动,加强综治中心干部、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培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持续优化“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平台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切实提升事项办理质效;着力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深入开展“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提升现有法治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市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全覆盖;着力强化风险隐患整治,加强与应急、交通、教育、农业农村等重点行业部门的协同配合,常态化摸排整治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隐患“三张清单、一本台账”,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推动主动创稳与行业领域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主动创稳向基层延伸,拧紧市、县、乡主动创稳责任链条,充分调动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主动创稳的积极性、主动性,坚决做到“五个有力”“十个不发生”。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全市政法系统将如何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贾志升:全市政法系统要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紧围绕让企业和群众满意这一根本目标,以平安建设和主动创稳为主线,切实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以便企惠企为“落脚点”,用简政放权的“减法”、优化服务的“乘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25条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市法院细化4项20条具体工作措施,实现立审执破各环节、全流程、闭环式司法服务。市检察院制定涉及营商环境36项任务清单,掌握服务需求,强化内外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等职能作用,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举措,努力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更加坚实、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司法局出台助纾困促经济发展相关工作措施,全面推进柔性执法,协调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落实“两轻一免”清单,注重解决重罚轻管、以罚代管、机械执法、“一罚了之”等问题,积极主动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