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在平凉市滨河路上跑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高晓华 郑丽萍
清晨6时许,平凉市民罗瑞已穿戴整齐在滨河路上开始跑步。
“2019年10月,我在团友的领跑、鼓励下,完成了人生首次马拉松比赛,从此便爱上了跑步。”罗瑞回忆道。
此时的平凉体育运动公园,早已聚集了不少健身爱好者。正在跑步的市民郑建宏说,“在家门口运动非常方便,这几年我一直坚持跑步,身体素质比以前好多了,人也更加自信乐观。”
跑步的过程中,罗瑞和郑建宏也发现了城市的许多变化。
“以前跑步只能去平凉体育场,现在有平凉体育运动公园、龙隐湿地公园、滨河路、崆峒古镇前峡后峡等地,场地免费开放,步道宽敞平坦,跑起来很带劲。”罗瑞说,如今在平凉,跑步的人越来越多,氛围特别好。
近年来,平凉市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整治城市边角地、废弃地等,拓展全民健身空间,推进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体育供给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平凉市建有各类体育场地9768个,场地总面积达461.3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2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口袋公园”28个,15分钟健身圈及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平凉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承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崆峒山站)、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平凉段)比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崆峒武术节等高端赛事,举办自行车、登山、摩托车越野赛等多种运动项目,大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今年以来,平凉市组织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1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68万人次,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我们将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围绕打造高品质运动空间,倡导健康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深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努力提升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新格局。”平凉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常宁表示。
平凉市民打乒乓球。
平凉市跑步爱好者在体育运动公园跑步。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