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综述

发布时间:2022-09-01 14:17:59     来源:甘肃法制报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王刚 龚利芳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实施以来,我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职能、强化担当,以开展《行政处罚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为抓手,全方位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有力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

高度重视 统筹安排部署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分管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切实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省司法厅起草印发了《甘肃省纪念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一周年系列活动方案》,部署开展六大系列宣传活动,扎实推动全省深入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各地、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把《行政处罚法》纳入本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会前学法重要内容,全面理解、准确掌握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依法正确履行行政处罚职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贯彻落实新修订行政处罚法活动方案,推动行政处罚法的学习贯彻活动落实落细落地。

多措并举 深入学习宣传

按照省级统筹、分工负责、分级培训要求,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为重点内容,通过网上授课、集中培训等方式统筹安排省市县三级对全省12万行政执法人员及监督人员进行综合法律知识全员轮训和全覆盖培训;结合全省集中换发全国统一标准样式行政执法证件工作,切实做好新上岗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水平。突出实战化、实效化、实用化目标,指导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旅厅等省级执法部门结合本领域特色,开展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实现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全覆盖,执法能力素质大提升。

为打造集中宣传声势,在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一周年当月,全省同步开展了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各地各部门创新形式、组织开展600多场次集中宣传活动,悬挂横幅标语9000余条,摆放宣传展板300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30万份,接受群众咨询15万人(次)。

丰富学习宣传方式。全省各地各部门通过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方式,推动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学、参与学、掌上学、滴灌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落实有关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主体责任,广泛开展网络宣传,依托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对行政处罚法新修改的内容进行宣传解读,对行政处罚的依据、对象、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广大群众宣传新修订行政处罚法的亮点,大力营造宣传贯彻《行政处罚法》的浓厚氛围,提升社会知晓度和关注度,提高群众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开设学习宣传专栏。依托甘肃卫视“法治伴你行”“法治天水”等省级、市级电视频道,推出新修订《行政处罚法》一周年特别节目“行政执法——在改革创新中奋进”“有温度的《行政处罚法》”等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甘肃法制报》、法治甘肃网开辟“行政执法巡礼”和典型经验推荐专栏,刊发各市州及省直部门学习贯彻《行政处罚法》的典型经验,广泛宣传全省行政执法工作成效。

组织有奖问答活动。省司法厅于6月在甘肃丝路法雨公众号开展《行政处罚法》有奖知识问答活动,近4万人参与了答题,进一步提高了广大行政执法人员和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开展座谈交流。为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对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机关行为、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全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积极组织召开《行政处罚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专题研讨会,邀请法学专家、法官、检察官、律师、行政执法及特邀监督员等进行座谈。一年来,全省各方面共组织学习交流座谈会400余场次。

开展以案释法。为发挥优秀行政执法案例的典型示范及案例指导作用,不断扩大案例影响力,省司法厅筛选120个典型案例编印了《行政处罚典型案例选编》。通过《甘肃法制报》、法治甘肃网、甘肃丝路法雨公众号等向社会发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40多个。各地各部门也围绕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集中发布了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强化以案释法功能,提升执法公信力,树立依法行政的权威性。部分重点执法单位邀请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员,结合食品药品、疫情防控、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具体案例对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过程中取证、案件办理程序、法律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答疑解惑,切实增强执法人员办案能力。

完善制度 规范执法行为

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为确保新修订《行政处罚法》准确有效实施,省政府及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着力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对不符合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规定,或者与当前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启动《甘肃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修订工作,指导省级执法部门对照新修订《行政处罚法》细化量化我省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处罚程序规范标准等,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制定印发《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甘肃省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工作程序(试行)》等。全面开展涉行政处罚政府规章清理工作,清理省政府现行有效规章100件,梳理出8件存在不合理罚款规定需进行修订或废止的政府规章。

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适应修订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各部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本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在法定幅度内依据不同违法情形,合理划分行政处罚等次并严格执行,确保行政执法公平公正。交通运输厅、甘肃省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严格按照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进行了规范,修订完善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对每个处罚事项制定了具体裁量适用标准,不仅方便基层执法工作应用,也更加符合“放管服”改革和柔性执法要求。

优化办案流程。依法规范行政处罚的实施,细化管辖、立案、听证、执行等程序制度,确保行政处罚法的有关程序要求落到实处。省食药监局出台了《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办理药品案件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有效解决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理解适用有偏差、把握不精准、尺度不统一的问题。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出台《甘肃省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引导各级行政机关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将柔性执法作为首选方式,贯穿于行政执法活动全过程和行政管理工作各方面;建立行政处罚从轻、减轻和免予处罚“两轻一免”清单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32家省级执法部门向社会公布864项“两轻一免”事项,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机关对标省级全面公开“两轻一免”事项清单,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累计办理行政柔性执法案件66.17万件。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家出台《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包容审慎执法免责规定(试行)》,为进一步推动落实“两轻一免”清单,全面落实包容审慎执法机制夯实了制度基础。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省司法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了《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2022版)》,继201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并执行处罚文书格式范本后,再次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基层操作实际,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完成修订工作。

强化监督指导 增强执法效能

组织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健全完善案卷评查常态化机制,指导各地制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优劣卷评选及以案析理以案释法等活动。嘉峪关市组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专家库,现场交流点评、及时纠正案卷中存在的问题。天水市评选10宗“2021年度优秀行政执法案例”,狠抓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进一步提高执法案卷质量。

组织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加大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监督力度,逐步推广联合执法监督模式,先后与省水利厅、省卫健委联合开展水行政执法专项监督、省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与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共同就涉企乱收费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服务违规收费、服务事项“短斤少两”、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突出问题,在全省部署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活动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投诉举报方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省物业服务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