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酒泉,天高云淡,五彩斑斓。8月6日,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现场会在酒泉市金塔县召开。会议组织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肃州、金塔两地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情况,让大家走进综治中心,感受平安守护,共同擘画夯实主动创稳底板工程的新蓝图。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综治中心则是激活这一末梢的关键枢纽。2023年以来,我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作为主动创稳的底板工程,精心部署、大力推进,各级综治中心竞相发展、积厚成势,实现了从实体化到规范化再到实战化的根本性转变,为维护全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酒泉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正在加力推进乡镇综治中心建设。
走进肃州区综治中心,5500余平方米的阵地敞亮通透,在12个中心整合而成的服务矩阵里,诉讼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正在接待群众,公共法律服务台的律师低头记录着诉求,矛盾调解室里传来温和的劝说声。
“这是按‘五有五规范’改的,常驻、轮驻、随叫随到、工作联动四种模式一推开,调解、仲裁、诉讼这些解纷方式全串起来了。”中心负责人指着墙上的流程图介绍,140余名调解专家就像“坐诊医生”,专治各类矛盾纠纷“疑难杂症”。
“以前社区干部忙得脚不沾地,现在网格员专职化,综治中心统一管、统一教、统一考,‘小事网格办、大事中心统’真不是空话。”一名网格员向观摩人员展示着手机里的“陇情e通”App,上面清晰记录着网格里的大小事。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四网融合”模式,298名政法干警、律师定期下沉,把专业力量送到群众家门口。墙上的柱状图显示,各级网格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6万余件,成功率达92.5%,法院万人成诉率和民商事案件数十年首降。
沿着城郊公路前行,肃州区西峰镇综治中心鲜红的标牌在绿树间格外显眼。这个辖9个村、1万多人口的乡镇,综治中心接待大厅、调解室、研判室一应俱全,墙上“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的奖牌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
“我们5个金牌调解员各有专攻,‘五字调解法’就是秘诀。”正在整理卷宗的调解员旭梅翻开记录本说,“征地纠纷得‘精’,土地权属要‘清’,邻里冲突靠‘融’,劳资债务需‘抒’,家庭矛盾求‘和’。上个月14件纠纷全部调解成功。”
信访接待室里,“五访措施”的展板前围了不少人。“领导接访听诉求,干部下访找问题,重点约访解心结,登门拜访送温暖,事后回访看成效,全链条法治化。”西峰镇党委书记郑德祥指着“红黄绿”三色警情台账介绍说,派出所、司法所常驻,法律顾问轮驻,巡回法官按需随驻,实现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一站式”办理。
离开肃州,一路向北,透过戈壁滩上挺拔的胡杨林,金塔县综治中心映入眼帘。
这座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建筑,与旁边的政务服务中心组成“双中心”,像两颗明珠镶嵌在绿洲边缘。
“‘七中心合一’,10个部门常驻,2个轮驻,随叫随驻部门N个,群众要办的事基本都能在这儿解决。”金塔县综治中心负责人领着大家穿过17个“柜台式”窗口和4个“开放式”窗口,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14个类调解室,有的在调解物业纠纷,有的在化解地界纠纷。
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平安甘肃信息化平台正实时更新数据,网格员上报的隐患、群众反映的诉求,都在快速流转处理。据介绍,今年1至7月,金塔县综治中心接待群众5000多人,办理群众诉求2100件,调解矛盾纠纷1500起。
观摩完县综治中心,大家来到金塔镇综治中心。这里创建的“杏福治理,爱润金塔”品牌,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大家看,我们推行的‘333’化解模式,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镇村组三级联动,即办、联办、督办三办机制,再难的事也能拆开揉碎了解决。”金塔镇党委书记张虎指着“杏福调解室”说,乡贤、律师加上志愿者以及“杏林金姐姐”这些社会组织,让矛盾化解率超95%。
观摩途中,大家不时驻足交流,为酒泉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的创新实践点赞。
“肃州区的‘四网融合’把专业力量沉到网格,让矛盾化解在萌芽,值得我们学习。”武威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贾福祥感慨道:“这种将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做法,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七中心合一’实现了纠纷化解资源的高效整合,特别是类案调解室的设置,让专业人办专业事,既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公信力,为全省法院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小宁观摩金塔县综治中心时这样说。
“金塔镇的‘杏福治理’品牌很有特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化解矛盾,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兰霖认为,“这种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中心的思路,应当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此次现场会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下一步,酒泉市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聚焦实战、实用、实效,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建强队伍,让综治中心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指挥部’、矛盾化解的‘终点站’、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为全省主动创稳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酒泉力量。”酒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徐志强在交流中表示。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从肃州的“四网融合”到金塔的“双中心”格局,从西峰镇的“五字调解法”到金塔镇的“杏福治理”,酒泉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的创新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创新基层治理的重点,不在“讲多少理念”,而在“聚多少合力、解多少难题”,让群众从“办事跑断腿”到“服务送上门”,从“矛盾没人管”到“多元协同解”。而这,也是夯实主动创稳底板工程的关键之所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