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逐步提升
截至今年1月建设老年助餐点1074个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5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老年助餐服务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全面推开老年助餐工作,积极打造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目前,我省各地老年助餐服务正向城乡社区延伸,覆盖率逐步提升。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增强供给,截至今年1月,全省共建设老年助餐点1074个,通过整合升级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改造建成了32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6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优化功能布局,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全省月均服务老年人113万人次,老年人就餐便利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我省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对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免征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契税,企业所得在计算纳税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水电气热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并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393人,降低运营成本。对新建成运营的32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分别给予每个每年10万元、3万元的运营补贴;对已建成且运营服务好、群众满意度高、绩效评价优的100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进行奖励补贴。各地出台多项惠企政策,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省努力提升助餐服务质量,鼓励引导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智能化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部分市(州)探索建立老年餐厅星级评定机制,根据评定结果给予差异化运营补助,激励助餐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通过社区公告、电视广播、短视频平台等多渠道宣传老年助餐惠民政策,提升社区居民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出台政策激励企业通过“物业+养老助餐”“家政+养老助餐”等多种途径,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从“政府兜底”转向“社会共建”,构建多元化老年助餐模式,提高老年助餐覆盖率,让更多老年人受益。大力倡导爱心企业、街道社区、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和开展“送餐入户”“爱心餐卡”等公益行动,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