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 筑牢生态屏障
我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成效显著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12月4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切实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开发与保护,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支撑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省自然资源厅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制定《甘肃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统筹布局黄河流域重要生态修复工程。聚焦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草原退化沙化、土地损毁、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联合省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护山、保水、治湖、扩林、调田、育草、固沙等系统治理,提升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累计完成修复面积16.25万公顷,其中甘南州玛曲县沙化退化草地治理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
为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省自然资源厅在黄河流域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41个,治理面积4800公顷。印发《甘肃省绿色勘查技术指南》,推动地质勘查行业绿色发展;强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矿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的若干措施》,制定印发绿色矿山建设规范、评价指标、建设实施方案等,发布6项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绿色矿山建设制度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建成绿色矿山44个。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