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摄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11月2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上,省水利厅以“坚持‘四水四定’,节水治水兴水”为主题,介绍了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我省水利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
据介绍,省水利厅准确把握甘肃作为黄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的功能定位,立足水情,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坚决扛牢“水”的责任,着力解决“水”的难题,扎实做细“水”的文章,聚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结合甘肃黄河流域水利发展实际,构建了以《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规划》为基础的规划成果体系。科学制定《甘肃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甘肃水利“四抓一打通”实施方案》《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甘肃省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方案》等,为甘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工作提供了行动方案。
全省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明确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红线”指标,并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2023年,黄河流域用水总量36.5亿立方米,保持在国家控制范围内,大型灌区渠首及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实现在线监测计量全覆盖。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146家,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94%以上。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庆阳、定西2个缺水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平凉、天水、庆阳3个城市被遴选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
2019年以来,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平方公里,新修梯田502万亩,新建淤地坝249座,除险加固淤地坝258座。安定区、秦州区、泾川县、会宁县、庄浪县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荣誉称号,西峰区清水沟生态清洁小流域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荣誉称号,兰州市小青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评定为第七批“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
我省各地还积极探索“河长制+司法”等工作模式,水利部门会同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共同开展河湖安全和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累计摸排问题线索196个,立案查办110余起,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