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武威:畅通农村“微循环” 筑就民生“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4-07-26 10:09:07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以路兴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武威市畅通农村公路微循环,全市农村公路实现了从“一路美”到“全域美”、从“交通线”到“致富线”的蝶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交通保障。

坚持一体谋划 高位统筹齐推动

  树牢“建设大交通、促进大融合、引领大发展”理念,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紧密结合、统筹谋划,列为民生工程,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大提速、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大会战等攻坚行动,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责任一张网。凉州区、民勤县和古浪县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持续扩容增量 高效联动畅城乡

  按照城乡统筹、干支衔接、镇村连接、串点成线、连线成环的原则,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国省干线、旅游公路有效衔接,实现城乡建管一体化、公交一体化。累计投资110亿元,完成北仙高速、天景、古凉、黄金等国省干线提级改造,率先实现了高速绕城、县县通高速。通过部省争一点、市里奖一点、县区挤一点、项目拼一点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多措降本增效,推动乡镇通三级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自然村通硬化路,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75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0.9公里/百平方公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快递,实现村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紧抓高铁开通机遇,谋划建设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开通到民勤客运线路,形成外通内联的1小时通达圈。

突出以路兴业 融合发展提质效

  探索推进“交通+”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发展路衍经济,拓展综合效应。凉州区以路为媒,串联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绿色生产加工园区、物流仓储基地,将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全国各地。民勤县依路兴农,1100公里的产业道路带动民勤蜜瓜、茴香、肉羊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收入节节攀升。

  古浪县以路治沙,建成228公里的生态公路,助力全县完成239万亩沙化土地治理,率先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第一个歼灭战。

  天祝县因路而美,将帐篷城、冰沟河、马牙雪山等热门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形成400公里藏乡风情线,使交通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真正实现了“青山绿水彩云间,诗和远方在天祝”。

加强日常管护 协同共治保安全

  以路长制为抓手,建立健全县区、乡镇、村公路管养体系,全面推行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和共享共管共护制度,建立“企业+护路员+群众”管护模式,累计实施农村安全防护工程8630公里、改造危桥158座、完成养护维修1820公里。加大信息技术推广运用,建成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路面检测自动化、日常养护精准化、管理运营智慧化,路畅、景美、人安成为和美乡村建设新常态。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