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丰产。”这个曾让传统果农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在静宁县变成了现实。
6月3日,“共赴绿色之约——202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来到静宁县城川镇苹果苗木脱毒快繁组培中心实地采访。据组培中心工作人员李健介绍,培养室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生根,另一个是扩繁,把一个小芽繁殖成一堆小苗。小芽要在这里生长三四十天,之后,用于生根的小芽会被移植到土里继续生长,用于扩繁的小芽会被分开,进入下一个扩繁程序。
静宁县城川镇苹果良种苗木组培中心一角。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摄
近年来,静宁县抢抓东西部协作的良好发展机遇,围绕“静宁苹果”全产业布局、全环节提质、全链条升级目标定位,将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谋划与助推全镇构建全链条现代苹果产业体系相结合,不断夯基础、延链条、强龙头、聚集群,全面提升“静宁苹果”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力打造了集苹果苗木脱毒快繁、标准化培育、新品种示范于一体的苹果苗木脱毒快繁组培中心。
据介绍,该中心目前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苹果苗木脱毒快繁组培中心。配置室、灭菌室、冷凝室、接种室、培养室,试验观察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可以容纳瓶苗3.1万多瓶,全年满负荷生产苗木200余万株,成活率可以达100%,品种纯度达100%!
近年来,静宁县坚持把发展现代果业作为强农富民和推进产业振兴的根本之举,围绕做强生产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打通转化链、完善流通链、做优金融链6个链节,设置基地建设、苗木繁育、精深加工等链环73个,聚焦苹果苗木培育、生产管理、贮藏保鲜、品牌营销、电商物流、配套服务等方面延链补链强链,在品种选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主动走出去,让天津帮扶项目落地实施,改变了静宁传统苹果苗木繁育方式,实现了自主培育本土化优质苹果品种,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现代果业,成为了果农“新技术运用”的培训基地、“新模式种植” 的实训基地、“家门口” 的就业工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