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发布时间:2024-06-04 17:29:1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6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介绍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有关情况。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wAqEY,配图)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32463532)-20240604173026

发布会现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摄

据介绍,2023年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与2022年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与2022年(57)相比上升1.8%;优良天数比率为86.4%;2023年沙尘天气呈频次、强度双增的变化趋势,各城市空气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4个地级城市累计受沙尘天气影响1168天·次,同比(762天·次)增加406天·次,全省14个地级城市均未出现酸性降水;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巩固改善,2023年全省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5.9%,优于全国(89.4%)6.5个百分点,与2022年(95.9%)相比持平;黄河、西北诸河、长江三大流域水质均为优,与2022年相比,水质状况保持稳定。全省32个地级城市饮用水源地和100个县级城市饮用水源地中,4个地级水源地和7个县级水源地因本底原因出现水质超标外,所有水源水质均达标。

同时,2023年,我省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全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全省城市昼夜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气溶胶、沉降物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和气碘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持续加强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和生态环境监管,监测评估显示,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整治成效持续巩固,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逐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2023年黄河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2.68%,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已在全省12个市、18个县区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强化重点碳排放企业核查与履约,组织完成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7大行业119家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查,白银、酒泉2个城市和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乐工业园区2个园区入选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据介绍,今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在平凉市设主会场。本次活动前期六项“绿色”系列宣传活动已于4月启动实施,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将为“美丽甘肃 镜头里的故事”生态环境保护短视频和“美丽甘肃 光影绿境”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代表颁奖;“黄河安澜”甘肃生态文学作品、甘肃省生态环保小达人选拔结果也将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