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兰州石化公司。在该公司净化水装置区,记者通过近距离观察体验重工业污水的净化过程,发现经过处理过的污水没有异味、水质清澈,污水池甚至还能养金鱼。
近年来,兰州石化公司从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力打造“无异味工厂”,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守住一片蓝天、护好一河清水贡献智慧和力量。
“保护水资源,不仅要少排放还要少索取,少索取就是节约水资源,最直接的目标是降低取水量,把生产废水最大可能地循环利用。”兰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装置工艺工程师程增强告诉记者。
兰州石化公司油品调合中心油气回收装置。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摄
据了解,兰州石化公司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再循环、再利用的“三化两再”原则,大力开展固废减量化攻关,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
与此同时,兰州石化充分利用现有三套氨氮处理装置,对橡胶和催化剂生产中产生的含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高温汽提和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氨变成硫酸铵,再循环用于催化剂生产。今年1至4月处理含氨氮废水20多万吨,累计增效200余万元。
“废水、废气、固废其实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这‘三废’的排放达标是我们的基本底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兰州石化公司安全环保部副部长张学智表示,近年来,公司不断推进中的环保达标升级改造可被视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的一个缩影。
不仅如此,兰州石化公司还通过招标方式引入技术服务商,采用专利技术,将小乙烯装置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分解成油、渣、水后,分别按标准妥善处置。最后,经过消毒、杀菌等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工业回用的要求。这种处理过程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减少了新鲜水的使用量,从而减轻了对水资源保护。
除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兰州石化公司还把节能降碳意识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近年来先后关停7万吨/年苯胺、15万吨/年硝酸等多套高能耗高排放装置,建成投用一批环保升级达标及隐患治理项目,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有效提升了公司绿色发展可持续性。一直以来,兰州石化公司全方位践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始终将水资源保护和绿色生产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节水管理体系,推广最新节水技术,真正走出一条“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的生态节水之路。
如今,在兰州石化公司作业区,绿植、管线与蓝天辉映,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壮丽图景,污水不污,绿水长流。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