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7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8年2月,国务院批准建设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兰白自创区)。2022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省成为全国23个获批国家级自创区的省份中,第10个专门出台地方性法规的省份。
报告显示,《条例》颁布施行以来,我省多措并举促进《条例》贯彻实施。其中,积极探索推行“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模式、任命制聘任制“双轨并行”,推出“容缺预审+承诺制”“工业标准地”等创新举措,实现了企业“拿地即开工”。通过加大对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力度,分别建成兰白自创区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动物疫病防控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成新型研发机构29个。目前,兰白自创区创新平台达到372家。并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动力堆乏燃料、碳离子治疗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并成功实现产业化。2022年,兰白自创区登记省市科技成果1305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156项,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107.5亿元。兰州高新区突出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实现总产值210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12.6亿元。白银高新区依托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的光气、有色金属新材料、电池新材料、煤化工、生物医药、静脉产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同时,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优惠政策进一步倾斜,对外合作进一步深化。2022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47.4亿元,其中兰白自创区科技支出8.6亿元,占全省科技支出18%。省委组织部在兰白自创区内立项实施2022年度重点人才项目158项,占全省近64%。兰白自创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和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加入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进一步促进人才、产业、项目互动交流及资源共享。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