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陇商座谈会在兰州召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擦亮陇字招牌,弘扬陇商文化,持续支持陇字招牌在津发展”
“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和桥头堡作用,助力甘肃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为项目做好服务,持续关注甘肃发展”
……
盛夏时节,兰州热潮涌动。7月7日上午9时30分,长城建国饭店五楼多功能厅,一年一度的陇商座谈会拉开帷幕,这是第三十届兰洽会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会场内,高朋满座、热情似火。全国39个省份及地区的甘肃商会、26个异地在甘商会、美国甘肃总商会和12个甘肃驻外商务代表处负责人齐聚一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携手共创新未来”为主题,共话桑梓、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陇商千年传承,书写了无数传奇。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陇商不畏艰险,来往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互市,让“丝绸、茶叶、铁技术”走向五湖四海,让“葡萄、美酒、夜光杯”扬名古今中外,更锤炼出了陇商“吃得苦中苦,克得难中难”的骨气与血性。
如今,新一代陇商发扬丝路精神、甘肃精神,驰骋于商海,成长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企业家,成为纵横商界、创富国家、回报家乡的重要力量。目前,已成立各省区市及地区甘肃商会40多家,在册会员达到1.1万多人,涉及各行各业,遍布全国各地。
陇商企业家代表发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担当有为、情系家乡的陇商,既走出去壮大自己,又引进来发展甘肃。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陇商在甘投资总额超过千亿元,涉及光伏发电、中医药、农特产品等富民产业;在甘肃乡村振兴、抗震救灾、捐资助学等方面捐款捐物超4亿元。
此次如期召开的陇商座谈会,注定是一场凝聚人心、汇集众智、回馈桑梓的大会。会上,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陇商纷纷就家乡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发展良策。言语间,陇商饱含情系家乡的深厚情结、回报家乡的大爱精神和志在四方的创业激情。
“上海市甘肃商会成立30年了,多年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回乡投资、建设家乡,现有会员企业360余家,会员单位涵盖航空、制造、贸易、房地产、健康养老等行业。”上海市甘肃商会会长、鸭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臻简要介绍了商会情况,并建言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希望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在融资渠道上给予支持,根据税收加大信用贷的支持力度。”
会议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建议多出台一些接地气、见实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切实关注各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政策瓶颈、市场瓶颈、技术创新瓶颈。”北京甘肃企业商会会长、北京天正中广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生在会上建言道。
商会在政府、企业之间承担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我们将继续深化平台作用,当好桥梁纽带,有效发挥津甘协作基地的平台作用,更加广泛地对接津甘两地的各类资源,组织天津企业到甘肃开展行之有效的考察活动,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加精准的帮助。”天津甘肃商会会长、天津陇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爱琴说。
“美国甘肃总商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甘籍企业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同时帮助美国企业了解和进入甘肃市场。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美国企业和美国民间人士了解甘肃、投资甘肃,也为甘肃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美国甘肃总商会会长李度凡表示。
新时代的甘肃,充满机遇;新时代的陇商,豪情满怀。新征程上,情系家乡、关注家乡、支持家乡的广大陇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陇商座谈会高朋满座,讨论热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