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战略“郑”出彩——郑州以法治之力赋能核心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4-08-23 10:02:42     来源:法治甘肃网

  初秋时节的黄河郑州段,天高水阔,林草丰茂,飞鸟翔集,尽显生态之美。8月21日,“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沿黄九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采访团来到郑州,聚焦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的经验成效,探访法治护航郑州高质量发展的政法答卷。

  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五周年。5年来,郑州市围绕加快打造“幸福河”目标,全力谋划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努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护航重大战略,彰显政法担当,郑州市政法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动履职、攻难克艰,以法治之力守黄河安澜、护海晏河清,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WAQEY 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34511959)-20240823100442

河南博颂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向未成年人宣讲法治助力黄河生态保护情况(资料图)。河南法制报供图

护生态:用法治力量守护黄河安澜

  “惠济区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惠金河务局保合寨班组设立黄河生态保护检察工作室,深化检察一体履职,凝聚公益保护合力,以法治力量守护黄河秀美安澜。要切实把工作室打造成黄河司法保护前沿阵地,护佑黄河生态,服务群众生活,促进流域发展。”郑州市惠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璐说。

  据了解,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的引领下,郑州市惠济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郑州市公安局惠济分局、水上分局,惠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心、郑州黄河滩地公园管委会等26家单位联合建立协同机制,更好推进黄河生态保护工作。

  协同机制建立以来,26家单位联合推进黄河滩区综合整治,以绿盾专项治理、黄河“清四乱”等行动为抓手,推动上级交办的台账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非法经营、非法采砂等行为得到根治,大规模仓库群全部清除。整治成效获得国家相关部委、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高度评价。

促发展:“府检联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我院建立黄河号子‘荥’动队,着力以公益诉讼办案实效保障黄河国家战略实施、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据荥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宋君华向记者介绍,“河阴石榴”地理标志行政公益诉讼案是这方面典型案例。

  “河阴石榴”核心产区位于黄河南岸,是荥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3年8月,荥阳市检察院调研发现,“河阴石榴”地理标志存在擅自使用、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遂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积极向市委呈送专题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该院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通过“府检联动”机制,召开“河阴石榴”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磋商会及专家研讨会,设立检企联系点,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18年以来,荥阳市检察院共受理涉黄河流域公益诉讼线索320余件,立案130余件,发出检察建议70余件,其中4起案件分别入选郑州市检察院、省检察院及最高检典型案例。

建机制:建立完善依法治河新模式

  近年来,荥阳市公安局建立完善“河(湖)长+警长”协作机制,深入推动构建“1+1+N”依法治河新模式,为荥阳市河(湖)长制全面落地生根提供制度支撑。荥阳市检察院与市河长制办公室联合研究制定了《荥阳市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机制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完善河湖管理机制、加强黄河水资源管理与监督、推动完善“河长+检察长”机制。

  “惠济区各政法机关会同全区相关部门采取务实举措,建立推进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三项机制。”惠济区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张浩介绍,三项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是综合整治机制,近年来惠济区连续开展黄河滩区综合整治行动,极大地改善了黄河滩区生态环境;二是生态保护机制,在沿黄4个镇(街道)成立巡查巡防队伍,31个沿黄村设立巡查员,负责滩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现、制止、整改;三是问题处置机制,对上级交办、本级发现、下级上报的问题,给予及时处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

(WAQEY 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34511960)-20240823100447

8月21日,河南省律师协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鹤壁市律师协会会长闫炜向群众宣传黄河保护法。河南法制报供图

大宣传:营造黄河保护法治环境

  “没想到今天不仅看了好风光,还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嘞……”8月21日,一名在郑州黄河滩地公园游玩的游客说道。游客点赞的正是河南省普法工作中叫响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这条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推广的法治文化带,不仅被命名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还是全国最早以带状形式呈现的法治基地。

  近年来,省司法厅、河南河务局携手沿黄有关部门聚焦“普法长廊集群、示范基地建设、法治文化作品”三大品牌,在700多千米的黄河河南段打造了横贯9市1区的普法精品工程“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发挥了法治建设护航黄河安澜的重要作用。

  为推进普法创新,荥阳市司法局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摄制9期主题为“以法之名守护黄河”系列视频节目,组织全市各单位参与黄河保护法知识测试,制作微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产品对黄河保护法进行广泛宣传。

  一年多来,郑州市政法系统深入宣传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创新普法形式,努力营造生态保护最优法治环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芳芳 金凡裕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