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坐落在滚滚黄河岸边的宜川县公安局壶口派出所,被誉为“离黄河岸最近的派出所”。8月13日,“行走万里黄河 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流域九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陕西段采访团在这里采访了解到,壶口派出所成立“义警队”,助力打造平安景区,深受游客好评。
“义警队”队员在壶口瀑布景区巡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摄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青海巴颜喀拉山源头到渤海日夜奔流,在途经宜川县壶口时,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汹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著名的壶口瀑布是国家5A级景区,每年5月初至10月底为旅游高峰期,日均游客1万余人,节假日最多游客达3万余人。依托壶口景区发展旅游服务业,酒店、民宿、餐馆、商店共计137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暂住人口700余人,治安形势复杂。
2023年11月,壶口派出所同当地镇政府联合,建立了12支由镇包村干部任队长、村干部任副队长、治安积极分子参加的“义警”队伍,并与镇政府建立联合摸排化解矛盾纠纷、安全巡逻、信息互通等机制。结合 “一村一警”工作,壶口派出所每周联合“义警”队员进村入户,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及交通安全宣传,强化安全防控,优化警力资源,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受到群众好评。自2023年以来,壶口派出所辖区未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
立足于壶口景区的实际,壶口派出所在景区设立由民警和景区安保人员组成的共11人的“义警”队,开展巡逻防控、矛盾纠纷调处、处理游客求助等,去年以来,为游客找回遗失手机、行李箱等物品23件,处理游客纠纷20起。今年以来,及时现场调处矛盾纠纷7起,查处交通违法4起,为游客找回遗失手机5部、轮椅1个、行李箱2个。在此基础上,“义警队”联合景区开展消防、处突、救援等演练,去年以来,景区未发生一起重大案事件。
“有困难找义警,这是商铺经营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壶口食集综合办公室管理员周阳操着西安话说道:“义警队经常在食集上巡逻,进行安全检查,还帮我们快捷办理各种经营手续,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他们的工作嘹扎咧!”
“义警队”民警热情服务游客。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摄
设立“义警”队只是壶口派出所众多亮点工作的一朵浪花,该所还在警务改革中推出了“交所合一”机制。通过“交所合一”警力整合,节省了警力资源,解决了警力短缺问题,提高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和工作效率。加强与山西吉县警方的协作配合,在节假日期间,联合召开交通保畅、安全防范会议,保障了景区道路畅通,游客安全出行,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我们要进一步努力工作,着力提升景区和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把义警队打造成服务群众、维护平安的过硬队伍。”壶口派出所所长柴江林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苗丰俊 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