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 法媒在行动】
治”得天地宽 “理”出生态美
——青海省贵德县河东乡贡巴村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苗丰俊 文/图
“尊道贵德”是对贵德县名的一种深刻阐释。
黄河水润泽了这里的一方水土,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用勤劳和智慧保护着母亲河。
6月17日,黄河流域9省区法治媒体“保护母亲河 法媒在行动”青海段采访团一行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贡巴村,探访乡村治理秘籍。
“在贵德,黄河水清人心美。”小时候就生活在贵德贡巴村,此次采访同行的青海法治报社副总编辑才保这样说。
在贡巴村村委会门前,几盆长势喜人的三角梅在风中摇曳,村民们聚在一起拉家常,还有来办事、咨询的,一波接着一波。
近年来,贵德县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目标,把乡村治理放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中,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抓治理、共建共治谋发展的乡村善治路径,推动贵德县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治”出美丽乡村新底色
贡巴村,是贵德县黄河沿岸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位于贵德县东南方向,常牧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贡巴村一角。6月17日拍摄。
走进贡巴村,村道干净整齐,房舍排列有序,处处花香四溢。
“从没想过,我们村会有这么大变化,柏油路都通到家门口了,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贡巴村村民马世民老人说。
“人居环境整治,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河东乡党委副书记才郎东主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河东乡聚力补齐贵德县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积极打造“四净一美”生态河东。
“四净一美”即村庄净、庭院净、道路净、河道净和生态美。贡巴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本介绍,贡巴村在严格做好“四净一美”工作的同时,设立贡巴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定期公示。
“红黑榜的家庭,有什么奖惩?”记者问。
“每个家庭都有50分的基础分,我们以积分形式对红榜家庭加分,相反对黑榜家庭减分,每年年底评比,积分多的家庭可以获得现金奖励或者等价物品。积分少的家庭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才让本说,无乱砍滥伐、屋前屋后不乱堆乱放……红黑榜的标准均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从前,贵德县十年九旱,过着‘守着黄河靠天吃饭’的日子,随着灌溉工程的发展,有了充足的灌溉用水,我们用上了水,更要用好水,保护好这一江清水,保护好生态环境。”才郎东主说。
“约”出文明乡村新气象
“我们可以在村规民约中约定彩礼标准,按照现在的收入水平,彩礼定在6万元至8万元之间比较合理……”才让本向大家介绍,在河东乡贡巴村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马大姐提出调整彩礼标准的建议,与会代表认真听取村民代表的建议,最终一致同意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彩礼不超过8万元的倡导性标准。
贡巴村通过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再经多方审核、把关,确保村规民约合法、合情、合理。最终经过村民代表表决,修订完善了《河东乡贡巴村村规民约》。修订后的贡巴村村规民约可概括为“五约束、四破除、一守约”,强调遵纪守法、维护秩序等内容,对抵制不良社会风气、文明丧葬祭扫等精神文明建设作了规定,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村民。同时,还通过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切实推动村规民约入脑入心。
才让本说:“村规民约制定后,村里红白喜事不再大操大办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环境卫生也更加干净整洁了。时代在发展,村规民约也要与时俱进。今后,如何更好地保护黄河,我们将相关细节规定纳入村规民约。”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贡巴村通过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让村民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让村规民约成为凝聚群众力量,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的有力抓手。村规民约的有效落实,约出了乡风文明新气象、约出了乡村治理的大作用。
“搭”起乡村服务“连心桥”
“是他家在灌溉农田时淹了我家的院墙!”
“你家院墙本来就该修了!”
采访组一行来到贡巴村便民服务厅调解室,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邻里矛盾纠纷。才让本介绍,村民之间的矛盾很常见。
今年3月,贡巴村村民宋某和石某争吵着来到村便民服务厅。
“来来来,你们先坐下,慢慢说。”才让本让两人坐下来,他没有着急询问事情的原委,先跟两人拉起了家常,气氛慢慢缓和起来。接着,才让本让两人各自说说情况。当两人将事情的原委表述清楚后,才让本对宋某说:“你看,你们两人邻居这么多年,双方各退一步,把占的那块地界一分为二,怎么样?”
“我没问题。”经过思考,宋某同意才让本提出的解决方案。“好的,我也可以。”随后,石某也爽快回答。
记者了解到,贡巴村便民服务厅同时还设立代办事务窗口、群团组织窗口以及信访接待窗口,平日里,村民的养老认证、医疗等证明材料、代写文书等均可以在这里办理。
才让本说:“我们计划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针对贡巴村实际,热心接待群众、耐心答疑解惑、诚心提供帮助、真心解决困难、虚心采纳意见,以‘拉家常’式的交流服务,由工作人员现场‘一对一’帮助村民完成事务办理。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开展民情民访代办服务,由村代办员帮助办理,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提升为民服务效率。”
“如今,只需要来一趟村便民服务厅,所有的事情都能办妥,让我们省时省力省心!”贡巴村村民多杰看卓感叹道。
贡巴村便民服务厅体现了政府部门不断追求高效、便民的服务宗旨,展现了河东乡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村民的日子好了、精气神儿足了,思想观念也在转变。今后,河东乡将扎实有效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让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吹遍希望的田野,让和美乡村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才郎东主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