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 法媒在行动】积石镇:用好“河湖长制” 做好黄河水文章

发布时间:2024-06-20 11:39:58     来源:法治甘肃网

  穿山越川,河水泱泱;长治久安,和谐美美。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和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积石镇位于循化县中部,因地处积石山下而得名。黄河由西向东横贯镇域全境,这里有着“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赋予这片土地水一般的灵秀。6月19日,黄河流域9省区法治媒体“保护母亲河 法媒在行动”青海段采访团一行走进积石镇。记者采访了解到,积石镇在“管水”上下功夫,在“治水”上出实招,在“兴水”上见真章,河湖长制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责任落实 凝聚“水力量”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AWqEY 保护母亲河 法媒在行动配图(32819535)-20240620114153

6月19日,采访团记者采访河湖长制有关工作。

  近年来,循化县积石镇始终高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旗,充分认识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扛稳抓牢河湖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水生态保护,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河湖长治久清。

  从河湖长制启动之初至今,积石镇始终思路清晰,不断创新完善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开启了以“河湖长制”实现“河湖长治”的探索创新之路。

  循化县推行河湖长制以来,积石镇坚决扛起河湖管理保护政治责任和使命任务,认真贯彻循化县委县政府“戴上‘帽子’就要挑起‘担子’”的要求,严格落实联席会议、督查检查、考核问责、执法联动等制度,坚定守好12公里黄河、15公里西沟河和1公里街子河,黄河出省断面稳定在Ⅱ类水质,河湖治理全面见效。

  管好河湖,核心在水,关键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水治水。积石镇认真贯彻执行海东市委、市政府和循化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河湖长制各项制度,并制定印发《积石镇河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积石镇河长工作制度》等文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镇村两级河长及河道管护员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工作任务;同时,每年召开培训会3次,保证了河湖长制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河湖污染问题,河湖长们就会按程序交办。”据积石镇党委书记罗凯介绍,在积石镇,保护河湖生态早已是各级河湖长共同的行动自觉。

  “不是挂名,而是责任”,已成为积石镇各级河湖长最响亮的承诺与最坚定的落实准则。漫步黄河岸边,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块蓝色的河长制公示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各级河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明确标注着河长的职责和监督举报电话。每天每段河都有一名河长巡河:查看水流情况,捡拾河边零星的纸屑、塑料袋等杂物。

(整版统筹刊发  AAqEY保护母亲河 (32819600)-20240620114200

黄河流经循化县积石镇。

突出城乡统筹 稳固“水屏障”

  “有了河湖长制,村里发生了大改变。”积石镇瓦匠庄村除了制定本村的巡河制度,还把村干部和保洁员一同纳入巡河队伍,利用“河长制”App进行定位巡河,遇到问题及时拍照上报,及时处理。同时,组织队伍对沿岸的居民进行入户宣传,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倾倒。

  近年来,积石镇坚持系统治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守护母亲河 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并结合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每周五定期开展河湖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对辖区伊麻目桥底、西沟河沿岸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回头看整治。截至目前,共出动工程机械13台、清运车42辆次,清理各类障碍物11处、垃圾倾倒点7处,清运垃圾680余方。

  治污治水,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积石镇是认真的。在黄河畔的河边公园内,伴着清清河水向东流,黄河正在向世人诉说积石镇水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积石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着力打造“田中有城、城中有林、林中有景”的城乡发展格局,切实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城际污染防控、城边环境改造力度,实施了一大批美化绿化工程。主动与水利、环保等职能部门对接,统筹派出所、镇综合执法办公室等力量,对辖区内的黄河、街子河、西沟河及其他沟渠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重点排查整治侵占河道、私搭乱建现象,累计下发整改通知书7份,对2处侵占沟渠问题进行了现场督办整改。同时,与镇学区各学校联合发力,开展防溺水工作,在各村主要河流处设立7座警示警告牌,有效保障辖区居民生命安全。

  如今,放眼黄河两岸,只见河道整治一新,边坡进行了加固,人行步道沿河道蜿蜒伸展,步道边栽着整齐的树木……从反复治、集中治,到形成一河一策、每条河有人管有人治,“河湖长制”正带领积石镇走上治水管水常态化的道路。

狠抓系统治理 提升“水环境”

  水兴则民兴,水安则民安。河湖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积石镇加强工作机制体系创新,从镇政府“势单力薄”变为多部门参与“合力治水”,全力贯彻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出演了一场又一场“上下协同、左右发力”的多幕剧、合奏曲。 “这些年,政府出台的关于治理河湖的政策,确实让我们这些居住在黄河岸的老百姓受益。每天看见清清的黄河水,茶余饭后散步在黄河岸边的绿荫小道幸福感满满”,家住积石镇伊麻目村的韩女士说。

(整版统筹刊发    AWqEY保护母亲(32819532)-20240620114157

6月19日,循化县积石镇工作人员介绍河湖长制工作经验。

  塑造绿色底蕴,确保“水生态”涵养,是民意,也是民生。为了让积石镇的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让各族群众都享受到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积石镇坚持再难再苦也要坚定绿化信念,塑造绿色底蕴,植树造林“大会战”从未间断。挖树坑、搬树苗、栽树苗、浇水,一棵棵的树苗转眼间遍布黄河两岸……“林草护岸、林水相融”的河湖生态长廊初具雏形。

发起宣传攻势 筑牢“水意识”

  在每年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积石镇早安排、早部署,紧扣宣传主题,以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为重点,向广大群众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积石山下党旗红”公众号、村级微信群、户外大屏、设置展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深入宣传河湖长制内容,共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17次,编发宣传信息60余条。同时,结合日常巡河工作,将宣传范围扩大到辖区各企业、各项目施工单位等,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水天一色,心旷神怡。3万余积石镇人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坚定不移守护好“中华水塔”“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的重大要求,全力推进积石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与建设,打造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在建设和美循化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苗丰俊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