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一股基层善治的新风扑面而来,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
刘堡镇是省民委民族工作法治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基层联系点,多年来,全镇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为牵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绘就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平安画卷。
用脚步丈量平安
刘堡镇大力推进网格化建设,实现网格体系全覆盖、村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为民服务全方位,有力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民族应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5月8日,刘堡镇丰银村网格员马金岚一如既往地走村入户,宣讲民族团结进步政策法规,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
“丰银村是一个回汉杂居村,为加快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网格员以召开庭院会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丰银村党支部书记马瑞琪告诉记者。
据介绍,刘堡镇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全覆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全力做到门前屋后有人巡、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有人讲,矛盾纠纷有人解、重要部位有人看、突出问题有人管,努力实现服务管理全方位覆盖、信息沟通全天候畅达的目标。
用说事议出平安
2月28日,在刘堡镇丰银村的群众说事会上,各族村民代表各抒己见,献言献策,大家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层治理创新以及如何聚力网格化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讨和交流,说事会气氛和谐、热烈。会后,丰银村村干部将村民的诉求汇总后,反映到刘堡镇得到及时的解决。
刘堡镇注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畅通民意渠道,做到处处能说事。村干部到田间地头、庭院炕头及时与群众拉家常、谈心事,听取群众各类诉求,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现场召开群众说事会,提高工作效能,力争做到群众问题干群齐研判、群众矛盾干群齐化解,积极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旋律。
用法治保障平安
“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情同手足。”5月10日,刘堡镇在米家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我们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刘堡镇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集中学习、关爱行动、法治宣传、典型引领、产业培育、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以及“石榴红”小手拉大手等生动多样的形式,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同时,刘堡镇推动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和公安民警进村两委班子制度。紧紧围绕当前重点工作,由镇政法委员牵头、组织带领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围绕整治高价彩礼、安全生产和反诈骗等进行“流动+固定”宣传,逐步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用德治塑造平安
近年来,刘堡镇积极组织推荐评选“文明家庭户”“书香家庭”“乡风文明示范户”,在全镇上下营造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我们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为契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任务。”刘堡镇相关负责人说,以村内“五老乡贤”为主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道德文化教育、传承村史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德治塑造平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发展。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