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汇聚更多力量共建平安和谐辖区 ——天祝公安创新警务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4-05-24 16:53:55     来源:法治甘肃网

  “公安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各社区、村委及其他各行各业的支持配合分不开,希望各参会代表在恳谈过程中积极发言,共同为平安天祝建设建言献策。”3月27日,天祝县公安局召开第一季度警民恳谈会,零距离倾听心声,理好“民意清单”,理清发展思路,汇聚更多力量共建平安和谐辖区。

  近年来,天祝藏族自治县公安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社区警务改革,深入推动“一村一辅警”工作,创新推行“旅游警务”和“交所合一”等警务模式,构建起“群众工作便民化、纠纷调解高效化、治安防范立体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了公安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639

民警正在给居民办理户口本。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王辉摄

社区警务赋能基层治理

  “今天我们过来作个回访,看看现在你们生活得怎么样……”2月25日,天祝县公安局打柴沟派出所民警来到李某家中回访一个月前调解的家事纠纷案件。

  看到夫妻二人和睦相处的生活场景,民警高兴之余成就感满满。

  “派出所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主动创稳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上积极探索新路径、新体系、新机制,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打柴沟派出所所长张桐莹说。

微信图片_20240524165624

天祝藏族自治县公安局打柴沟派出所民警在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走访,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记者王辉 摄

  天祝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深入推动“一村一辅警”工作,将警务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端,形成了以“警情及时处置、服务源头保障、矛盾一线化解”为主要内容的警务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添力。

旅游警务擦亮平安底色

  “警察同志,我在路边捡到一张身份证,看看能不能帮忙找到失主?”5月4日,天祝县公安局石门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接到一起求助警情。民警迅速展开查询,当得知失主已经离开天祝后,便委托其朋友代领身份证,及时高效的服务获得游客点赞。

  今年“五一”假期,天祝县公安局积极创新“旅游警务”模式,为全县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疏堵保畅和隐患整治方面,加大投入和管控力度,确保游客出行安全和景区秩序平安稳定。同时,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帮助游客排忧解难和提供便民服务,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在重要节点旅游黄金期,天祝县公安局通过设置旅游警务便民服务点,以咨询服务“零距离”、救助服务“零推诿”、沟通服务“零障碍”、真诚服务“零投诉”的“四零标准”为游客提供贴心周到服务,以良好的专业素养,为全县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交所合一”筑牢安全防线

  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警务资源优势,有效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对此问题,天祝县公安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积极探索、持续深化“交所合一”警务运行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交所合一”警务运行模式中,天祝县公安局融合警力资源,重塑警务流程,优化服务管理,实现了派出所、交警中队职能合成、勤务合成、服务合成,构建了社会治安防控和道路交通管理相融相促的工作新格局。

  “交所合一”不仅仅是警务模式上的融合,更是推动“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有效举措。这一模式实现了两警整合、业务融合,打破了警种壁垒、盘活了警力资源、提高了警务效能、缓解了警力不足等现状。同时,补齐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的短板,弥补了治安管理的漏洞,使社会治安和交通维护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子。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