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祝藏族自治县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格外醒目,与广场浓郁的民族特色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广场上还设有法治宣传电子屏、宣传展板等,采用藏汉双语播放和展示法治宣传内容,让各族群众在这里饱受法治文化熏陶。
近年来,天祝县司法局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力推进法治建设,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基石,巩固发展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松山司法所干部马占林在松山镇黑马圈河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法治宣传聚人心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5月6日,天祝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开展法治宣传,重点宣讲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解答群众法律问题。
近年来,天祝县司法局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维护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地区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纳入“八五”普法规划,以“法律八进”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通过组织律师、普法工作者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化解矛盾促和谐
今年2月7日,天祝县赛什斯镇下古城村村民杨某某向赛什斯司法所反映,2022年,他向上古城村村民拉某某流转土地,剩余1500元流转费未付清。司法所工作人员介入调解,但拉某某则称在付清的基础上还多付了500元,要求杨某某返还,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为此,赛什斯司法所启动警司联调机制,与古城派出所组成调解小组再次调解,经对流转土地面积和支付流转费详细核对,认为拉某某还欠付杨某某土地流转费400元,双方未提出异议,当场履行。
“我们深入推进警司联调机制,充分发挥派出所信息灵以及司法所善调解的优势,将治安调解的‘刚’与人民调解的‘柔’有效衔接,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赛什斯司法所所长索福山告诉记者。近年来,天祝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作用,部署各司法所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警司联调机制,实现矛盾纠纷防范于未发、化解于萌发、治理于村镇、解决在当地。
天祝县司法局干部在县政府广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法律服务惠民生
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民生工程。近年来,天祝县司法局坚持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工作加以推进,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打造法律援助“直通车”,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法律援助需求。
同时,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大力开展包联惠企纾困专项行动,主动靠前服务,通过走访企业,开展法治讲堂、“法治体检”、提供法律咨询、分析企业法律风险、提供法律意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企业合法规范经营,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杨洁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